喜胖妈  发表于 2011-5-18 14:25:20| 1999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教育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前一阵听朋友说起自己怎么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对人很有礼貌。他有香蕉,他会懂得分给别人,人人都有。教育幼儿别人给他东西也知道谢谢人家。可是,之后的话语让人听了,不免感到失落。“所有的人都给了,去唯独没有给我。”朋友说。问孩子为什么妈妈没有?回答是这样的:妈妈自己有的。可见,他已经将给予他的人排除在关心和分享的行列,妈妈“理所当然”应该有。

  于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幼儿的调查和观察后,发现了这样的情况:许多父母在教育幼儿的时候注重品德,如:教育幼儿礼貌待人、教育幼儿关心他人、教育幼儿尊敬长辈、教育幼儿与人分享等等,但往往忽视了自己,一个给予者的身份。于是孩子的潜意识就将给予者的地位忽视了。结果是,他懂得如何请求别人帮助,并在得到帮助后感谢;然而在获得的时候却往往忘记感谢,特别是最亲的人,也是给予他帮助最多的人。

  一、孩子为何不懂感恩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教育幼儿时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幼儿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可见,教育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势在必然。

  我们要教育幼儿学会懂得感恩,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起,也就是说幼儿生活中的事情就是教育幼儿的内容。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父母对家庭感恩;对其他亲人感恩;对教师、同伴和朋友感恩;对大自然感恩等。教育幼儿感恩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教育。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时,要善于帮助他们感受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恩惠,并能从中挖掘出价值。要让幼儿知道,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也是一种报恩。

  二、教育幼儿如何学会感恩

  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教师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幼儿能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教育幼儿感恩可采用移情法。幼儿年龄小,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正确运用移情方法,教育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幼儿在撕书时就对他说:“你把书的衣服撕破了,他多难受啊。”幼儿在揪小鸟的羽毛时就说:“小鸟哭了,你在揪它,它就不和你做朋友了。”用这样的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并有助于教育幼儿的爱心。其次可采用故事法:教育幼儿进行感恩时,成人可以选用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幼儿进行讨论,使其明白感恩的道理。还可采用实践法:教育幼儿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如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

  教育幼儿的感恩教育不仅是对别人的关心,也是一种品德。试想,当接受到你关心的人的感谢时,那要比任何一种感激来的珍贵。我们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来融入世界,在和谐的社会中也需要人们用感恩的心来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