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anfeng  发表于 2011-5-18 12:32:47| 2076 次查看 | 0 条回复
关键词:婴儿教育
婴儿教育学家和婴儿教育心理学家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婴儿教育时使用的教育方式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在婴儿教育问题上更多地倾向于遵守无错、无批评、无压力等多项原则。
当婴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婴儿教育观念认为婴儿犯错了,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婴儿教育中的无错原则
婴儿教育中的无错原则认为:这是婴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婴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行为。婴儿的淘气、损坏物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幼儿并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婴儿。婴儿的对、错的观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的。

婴儿教育案例一:婴儿在跑动中冲撞另一个婴儿
婴儿这样做不是为了把别的婴儿撞倒取乐,这是他与其他婴儿交流的一种手段,也许他只是希望另一个婴儿同他做追逐游戏。
婴儿教育案例二:婴儿总喜欢翻箱倒柜,拆装玩具、电器等
他绝不是一个淘气的婴儿,而是一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婴儿!婴儿需要不停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知,从而积累经验。婴儿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正是认识事物的行为。
婴儿教育案例三:婴儿到邻居家里拿了东西,回家后就据为己有
这在婴儿教育中经常出现,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婴儿对物品占有欲的一种表现,喜欢的东西就象是他的手臂一样应该属于自己。在婴儿时期,这种现象很自然。无论是长大后道德上多么高尚的人在3岁时也难免会这样。对婴儿教育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当然不能鼓励,但也要避免大声呵斥,成功婴儿教育方式倡导父母,要让婴儿分清自家与别人家的东西是不同的,可以让婴儿玩一会儿再归还,尽量在婴儿愉悦的状态下归还。

婴儿教育中的无批评原则
部分父母在日常婴儿教育中,一旦婴儿出现令人反感的行为,就大声呵斥或表露出厌烦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在婴儿教育中是非常不妥的,导致婴儿无所适从,自信心受挫,丧失自我行为主动性,成年后会表现出畏缩、自卑等个性问题。
婴儿教育中强调:对0-3岁的婴儿,理性批评很有好处,虽然婴儿还不能完全听懂。婴儿教育提倡教给婴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能力,分清对、错。在不断尝试中,婴儿会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哪些是不讨人喜欢的行为。
婴儿教育范例1:哭闹不止的婴儿
没有婴儿天生喜欢哭泣。在婴儿教育中倡导,面对哭闹的婴儿,进行呵斥批评毫无意义。父母应该理性分辨婴儿哭泣的原因。婴儿教育案例中分析多数是因为婴儿的合理要求没得到满足而哭闹,父母应耐心告诉婴儿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婴儿教育中建议:如果解释劝导都无效,可以适当采取不理睬行为,任婴儿哭闹。
婴儿教育范例2:婴儿咬人
这在婴儿教育中经常出现,这是不能纵容婴儿,必要的时采取隔离等措施。咬人行为是不被允许的,首先对婴儿进行教育是必须的,让婴儿明白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婴儿教育中发现隔离办法同大声斥责等方式比较,隔离会立即见效,让婴儿意识这种错误的后果很严重。
在婴儿教育中注意,虽然隔离一般不会造成对婴儿的情感伤害,但切忌把婴儿关在小黑屋等令婴儿恐惧的地方。婴儿教育中倡导的隔离法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婴儿得不到他人关注,丧失婴儿的某些权利,好比足球赛中被红牌罚出场一样。

婴儿教育中的无压力原则
一些家长认为在婴儿教育中要不给婴儿压力,让婴儿在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会不会造成婴儿长大后遇到困难手足无措?不过通过对婴儿教育中的案例多年跟踪,无压力原则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婴儿教育学和婴儿心理学认为,婴儿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成长,才会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婴儿教育示例1:家长应该避免的语言
某些父母在婴儿教育过程中,盲目运用权威地位,造成婴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还有更严重的婴儿教育中的出现的话语:“你表现这么差,真不是我们生的孩子”!“你再不听话,将对你如何如何……”
此类话语在婴儿教育中都是被禁止的,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让婴儿丧失自我肯定和勇气。婴儿教育中在发现在恐惧紧张的氛围中会让婴儿产生自我被动、退缩等个性。

婴儿教育示例2:幼儿教师让婴儿冬天穿比较少的衣服做户外活动
我们常说一个有压力才会奋进,这种压力是指挑战,这是在锻炼婴儿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思想准备和勇气。这个在婴儿教育中是大力提倡的,家长在平时的婴儿教育中也要贯彻,婴儿在鼓励、进取、内心充满勇气的情况下去做此类活动,大大锻炼了婴儿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

婴儿教育示例3:爱迪生童年的故事
爱迪生的整个婴儿教育是在母亲的身边完成的。当时在学校里,教师是专制的,并且教师不允许爱迪生提那些所谓愚蠢的问题。相反,爱迪生的母亲很有有耐心,乐于回答爱迪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正式爱迪生的母亲在婴儿教育中运用了好的方式发发,才让爱迪生脱离了那种压制式的不良的婴儿教育,最后才能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