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劳拉在其自传体小说中写了一件小事。一天,父亲给他们姐弟俩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养了一只大猫和一只小猫。为此这个人在门上为大猫凿了一个大洞,为小猫凿了一个小洞。”劳拉的姐姐抢着说:“小猫可以从大洞进出呀!”劳拉却说:“因为大猫不让小猫走大洞,所以凿了两个洞。”父亲赞扬他们谁都比那个养猫人聪明。
劳拉父亲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对劳拉的肯定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许多问题,家长不应只满足于为孩子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或者满足于孩子寻求到标准答案。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如何寻求答案。何况标准答案有时并非仅仅一个。以下几个智力题,原来的“标准答案”都只有一个,经过多向思维,得到了许多个同样是正确的答案,使问题更加有趣。这几道题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多向思维的好教材。
其一:一张四方形的桌子,如果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出题者的用意显然是想迷惑解答者回答“3个”。而他提供的标准答案是“5个”。那么,是不是就只有这一个答案呢?
剩3个角也是可能的。沿着对角线锯开,同样符合题目条件。
剩4个角也是可能的。沿某顶角和其一条对边上的某一点锯开,剩下的是一个梯形平面。
其二:晚上,一个房间里点了5支蜡烛,吹灭了1支,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
问者的标准答案是1支,即被吹灭了的那支蜡烛。可是,如果是大蜡烛,到第二天还在燃烧呢?如果5支蜡烛都很大,那么剩下的应是5支蜡烛。如果燃烧的4支中有1支较大,到早上仍然燃烧,那么答案就是2支。
同样类推,3支4支也是可能的。
其三:一棵树上有5只鸟,有人开了一枪,打死1只鸟,问树上还剩几只鸟?
简单的答案是树上没有一只鸟,因为其他的鸟被枪声吓跑了。
可是如果打死的鸟挂在树上呢?如果树上有一只鸟,尚不会飞呢?同样,雏鸟如果是2只、3只、4只呢?如果是无声手枪呢?
这些“如果”,都是不违反题目条件的,答案也都是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许多“如果”来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能力。开始也许孩子不会去“想”,家长可先举一例,再出下一题让孩子学着“想”。我的爱币满屋子,求爱贝发美元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