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  发表于 2011-5-8 11:23:31| 1800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玲玲 于 2011-5-8 11:24 编辑

     第一阶段:言传身教。适合年龄段:出生至2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游戏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孩子懂礼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第二阶段:明确告诉孩子该怎么做。适合年龄段:2岁至4岁


  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和“该怎样做”。譬如,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如果孩子“嗨”一声就想敷衍过去,父母就该叫住孩子,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老师,早上好!”并告诉孩子,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三阶段: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适合年龄段:4岁至5岁
  当孩子不够礼貌时,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应该在对孩子强化“礼貌”概念的同时,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
  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诉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免伤害对方。





  1. 温和惩罚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明确表示责备或不赞成,注视孩子的眼睛,说清不对在哪里,为什么不对。

  2.暂时隔离法:在孩子因不良行为产生快乐时,让孩子到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时间以1分钟为原则,使其从快乐状态转为不快乐。

  3.自然惩罚法:以不危险为前提,让孩子在实施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遭到自然的惩罚。

  4.权利剥夺法:暂时剥夺其权利对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有作用。如对于孩子嚼口香糖后乱粘的行为,剥夺其一星期吃口香糖的权利。

  另外,当教会孩子一些礼仪内容之后,父母应该及时监督孩子。有些孩子在培训班好不容易养成的行为规范,一回家就都统统还给老师,"小绅士"、"小淑女"几天之后又变成了"小霸王"、"娇小姐"。对此礼仪班老师无奈地说:“我们在学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孩子学会的礼仪规范,只要家长一句'宝宝'、一次纵容就会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