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宝宝  发表于 2011-5-3 15:52:48| 1726 次查看 | 0 条回复
不管你喜欢与否,这将是你看到的最为独特的一部战争电影。即使你有点讨厌它,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确挺别致。


我不知道世界上拍过战争题材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有几位参加过战争,如果一个人参加过战争,他拍出来的战争电影或许和《黎巴嫩》完全不同,但它一定更和《珍珠港》那样的电影不同。好莱坞出于商业利益,美国军方会出于形象宣传(为了征兵),联合打造鸿篇巨制的战争史诗,通常渲染的是英雄主义。其他一些国家,以教化、宣传为目的,会打造与个人感受相去甚远的主旋律战争片。《黎巴嫩》和这些自然不同,它也和《猎鹿人》、《父辈的旗帜》等反战电影不同,它很“小”,没有刻意去承担一些宏大的命题。

一个人的记忆是最为真实,也最为主观的。当一个人讲述他的回忆,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失真的程度,取决于讲述人的诚实品质。《黎巴嫩》的导演曾亲身参与过1982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的那场战争,我们看到的电影,是一个纯粹私人化的战争回忆录,他的恐惧、他的杀人、他的痛苦、他的战争。如果我们愿意承认,这种诚实的叙述代表着更普遍的人性。

在片中,看不到什么个人之外的东西,反讽、人道、道德之类也没有多少。重现当时的感受,从个人视角出发,摒弃常见的局外人视角。一个人身处坦克中,或者说正在参加战争,他无暇去想这些形而上的事物,他关心的只是生存和死亡。

大部分观众都没经历过战场,看关于战争的电影时,只是想象。看《黑鹰坠落》会被震撼,激起热血;看《父辈的旗帜》会引起思辨。无论我们多么感同身受,论辩多么有说服力,我们终归是局外人,运用想象或逻辑在进行虚拟的演绎。《黎巴嫩》不同,它的代入感更为强烈,但感受到的不是热血、励志、荒谬等,而是临场般的恐惧和痛苦。当然,退一步讲,《黎巴嫩》再逼真,那是导演曾身处其中,我们还是站在局外。

局外人可以像迈克尔•西米诺一样扛起反战的大旗,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反思战争,导演Samuel Maoz只是重现他的记忆。一个人讲他的战争往事,而且是不愉快的记忆,自然是严肃的,不会是反讽或轻佻的口吻。这也符合影片的情节,试想一下,一个处在坦克中的人,会有暇去进行道德不道德、形而上的思辨或喜剧式的夸张吗?导演也不是那种虚荣心过强,把自己描述成英雄的人。

当然,一部与战争有关的电影,很难与政治、立场摆脱干系。导演是以色列人,片名定为“黎巴嫩”,这本身就带有某种倾向。影片获得09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评委会主席李安说道:“我很感谢导演以以色列士兵的眼光来审视黎巴嫩战争,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觉得,影片在最大程度上弱化了立场问题,唯一的立场是战争。战争的残酷,不能消除导致战争的原因,《黎巴嫩》也没有表现出任何额外的野心、闲心:去批判谁。它是一部反英雄主义的战争片,一部反战争的战争片,反的是战争本身,不是谁对谁的战争。

导演诚实地讲述了他的战争记忆,这种记忆促成了影片的形式与风格。导演从回忆出发,选择讲述的方式,在坦克这种极其狭小的封闭空间开展所有剧情。相对于主题,影片的形式昭显了最大的野心。大部分都是特写的镜头,几个士兵像是站在观众的眼前。透过炮口瞄准镜的视角,为影片带来一些极具风格化的抽象画面,不过,可以想象得到,这些画面又是“真实”画面,坦克里的人物看到的不就是这些残缺、摇晃、被蒙上颜色的画面?在这里,影片巧妙地完成了艺术和现实的结合。最为真实的场景,也可以成为相当抽象的风格化画面。

整片几乎没有配乐,除了开场极简的配乐和途中偶尔的重复,这些仅有的“假音”起到了不动声色的震撼效果,像是恐惧和希望混杂的滴滴声,缓慢、沉重、无法摆脱。其余的,都是战争现场噪杂的声音,那是导演一生也无法忘却的声音。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