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dan  发表于 2011-4-30 16:23:04| 1569 次查看 | 1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dandan 于 2011-4-30 16:23 编辑

     我曾供职于广州某大型企业集团,其主体为国有企业,内部结构复杂,导致机构臃肿,关系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讲究“公司政治”的场所。
    那一年,公司准备上市但缺乏国际化人才,董事会决定打破常规,从外部引入一名具有国际背景的人才。从外资企业被挖角过来的高级经理人张冲成为公司的市场总监。
    作为张冲的搭档,我与他工作上互相配合,共同向总经理汇报。我在企业多年,深知公司政治凶猛,所以在张冲入职第一天,就坦诚地提醒他国企与外企文化大不相同,关系之复杂超乎想象,建议他在开展工作之前,有必要先熟悉、研究一下国企的企业文化与公司政治,特别是摸清老板的底线与喜好,以便日后更好地在这里发展。
    张冲一口回绝了,他明确地说是来搞市场的,不是来搞政治的。
    由于张冲来头显赫,而且又是董事会所器重的人才,所以总经理也对他很敬重,他自然成为公司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虽然职位只是总监,但在许多方面张冲已经可以与公司副总经理平起平坐。
    在员工大会上,总经理数次向各部门的负责人强调了他对张冲的信任与重视,并表示自己也会全力支持张冲的工作,希望他大胆开拓不必顾虑。在这个层级众多、官僚体制严重的企业中,总经理如此史无前例地坚定支持一个“外来和尚”,这实在让人有点惊讶,许多人在猜疑:张冲的到来是否让公司的政治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总经理屡次公开表态支持让张冲感觉到热血沸腾,他不止一次向我说,完全没想到总经理对他如此授权与器重,也没想到一家老牌国有企业的公司文化可以与外企一样开明,他一定要知恩图报地尽力去拼搏。
    我内心充满困惑,一方面是对总经理有点反常规的“大方授权”有些不解,另一方面又为张冲对“大方授权”的简单理解而捏汗。
    在接下来一年时间,张冲进行了许多市场革新,基本将他在外企中所操作的那套成熟的运营模式搬到了现在的公司,取得过一些成绩也有造成过不少失误。但对于一些由于张冲一意孤行而造成的失误,公司不少人都有怨言,但总经理对张冲却是抱以信任及鼓励的态度。
    第二年公司在筹备十一黄金周的销售大战期间,广告、公关、销售几大板块都紧张地筹备着。在拟定整个推广计划之后,张冲突然提出新的建议,他认为今年的销售形式有变,所以要启动全新的销售推广手法,他的想法几乎否定了所有人前面的工作,而且由于从未有过先例,所以存在不小的风险。
    总经理虽然不太同意在如此匆忙的时间内进行全盘调整,但看到张冲如此自信且执着,也就勉强同意了。
    自信并不代表就能成功。张冲的方案失败了,公司损失惨重,业绩相对去年同期下降20%。董事会将公司所有高管拉过去责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董事会严厉的责问面前,总经理竟然一口将所有失误的职责承担了下来,替张冲扛过了这一关。
总经理的“完美表现”让许多人大跌眼镜。总经理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领导,我知道他有他的忍受限度,他有他用人的底线,张冲的一次次失误显然是还没有触及那条“看不见的线”。
    总经理的宽容与开明,让张冲更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转眼到了年底,在另一场市场大战中,由于策略制订得当,公司取得了显赫的战果。在盛大的庆贺晚宴上,张冲喝了很多酒,酒酣耳热之时,当着很多人的面说:“看到了吧?公司没有我是不行的,要是我升职了肯定可以干出更大的成绩……”
    许多人都附和着,谄媚之态更让张冲飘飘然。
    总经理的脸当时就黑了。
    一个星期后,在一次公司大会上,总经理第一次把张冲不留情面地训了一顿。三个月后,总经理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张冲“体面”地离开了公司。
    一个可以容忍下属犯错误的老板,却无法容忍下属好大喜功,更不能忍受下属功高盖主。老板这一条“无形的底线”,让以为自己可以无所顾忌、勇往直前的张冲,彻底翻了船。
为了孩子我挥汗如雨,为了爱币我鞠躬尽瘁!
曾如也  评论于  2011-5-11 11:56:36
学习了,难怪我老板看我总有点不顺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