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所见,7岁男孩天天(化名)三分钟内和了一把碰碰和,很难相信这个外表羞涩的小男生,是亲戚眼中公认的“麻将迷”。21日中午,在一个小区里,看到天天正在麻将桌上,与奶奶和爸爸酣战三人麻将。妈妈天天妈妈不愿加入,但又不想惹恼儿子,只好在一旁抱怨:“这么小就沉迷麻将,将来怎么得了啊?”

其实,天天擅长的不止麻将,斗地主、炸金花等扑克牌游戏,天天也是玩得很熟。

天天妈妈说,儿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家里没有玩具时,奶奶就把麻将、扑克给孩子当玩具,时间久了,其他玩具或游戏都无法吸引孩子,唯有麻将和扑克。

随机调查了105名一年级小学生,有22人自称打麻将只是“小儿科”,其中有9人跟天天有着类似经历,在家会和亲朋一起“搓两把”;13人则经常在家里旁观父母打麻将,因长时间“耳濡目染”便学会了打麻将。

【探访】

无独有偶

25号,探访了一些麻将室,下午5点半在汉口一家麻将室,发现一位5岁半的男孩在陪妈妈玩麻将。男孩小名叫可乐,妈妈打麻将时,他便在旁边画画、玩手机,偶尔会请求妈妈让他玩一下,主要是打点子、数牌。可乐妈笑说,这不是第一次带儿子来麻将室了,昨天带他来,还有个笑话:

下午4点多,我去儿子幼儿园接他,他们正要吃饭,看到我来,他蛮高兴,饭也没吃。

我问他“知不知道妈妈要带你去哪里?”

儿子摇摇头“不知道。”

“你猜一猜。”

“我猜不到。”

“我提示一个字:麻。”

“噢,玛雅海滩。”

“错,是麻将室。”……

可乐妈说,她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我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和姐姐去打麻将,我也是很小就会打了,后来也没沉迷呀,只是娱乐。”

问可乐喜不喜欢麻将,可乐说“喜欢啊,可是我想把麻将丢到外星球去。”

6点多,可乐爸爸来将可乐带走了,对于儿子陪玩麻将,可乐爸也很淡然:“没什么不好啊,锻炼思维。”

【调查】

两成小学生称打麻将是“小儿科”

九成孩子讨厌父母搓麻将

连日来,在各大培训班,调查了105名一年级学生。统计结果显示,22名小学生表示“对麻将很熟悉”,自认为“打麻将只是小儿科”。

其中9人是和天天一样,从小用麻将堆积木当玩具,家人会不时传授一些麻将技巧,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另外13人则是常常看家人打麻将,因耳濡目染而学会的。

【各方说法】

老师:牌类游戏可益智,但须把握好度

教育学家:孩子不宜玩牌类游戏

社会学家:让孩子多玩“正能量”游戏

老师说提及麻将都会将其与“赌博”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赋予它们“赌”的意识。其实麻将和扑克牌本身是无罪的,如果只是将它们作为益智游戏,练习到技艺纯熟后参与国际赛事,这对训练孩子大脑的思维能力是有益处的。日常生活中,多数涉及麻将、扑克牌游戏的博弈,都有金钱付出。建议小学生不要涉足。

校长说网络游戏里的打麻将、斗地主,都是以比分、称号来定位游戏的成败;电玩城里的游戏机,均是以出彩票、兑换礼物来区分输赢。家长在以这些玩具作为教具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在孩子面前,不能将它们和赌博挂钩。

教育学家:孩子不宜玩牌类游戏

专家说: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让孩子耳濡目染“什么”很值得思考。把麻将、扑克牌作为教具,于孩子而言有一定风险,因为孩子没有鉴别能力,不如用其他教具取代,如书籍、积木等,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麻将虽是国粹,但它常带有赌博的性质,并不适宜少儿玩耍。”

社会学家:让孩子多玩“正能量”游戏

7岁大的孩子懂得“碰碰和”,这反映出家庭教育有缺失,祖辈对孩子放纵、随意的态度,让他们迷上不属于自己所在年龄段该玩的游戏;另一方面,小区里给孩子提供免费玩耍的硬件设施还不够多,开放式的体育活动场所少,这使得没有条件的家长只能带孩子在家中自娱自乐,阻滞了他们在户外游戏的步伐。

我想说说作为家长,应引导孩子玩一些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可以读书、运动、亲近大自然……这都是假期里比较好的休闲方式。再说经常玩游戏可能孩子的视力身体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再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说笑玩耍,不是能更好的增加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啊,为什么要打游戏呢?你们说是不是呢?

ibbcc  评论于  2013-7-29 15:37:50
挤挤,占个座……
NIKI  评论于  2013-7-29 19:35:00
~~~~求混脸熟
万里无云  评论于  2013-7-30 13:19:49
太雷人了吧!这么小就能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