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巨  发表于 2013-4-16 17:28:52| 2740 次查看 | 3 条回复

真实案例:

西西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他和奶奶之间的感情比父母还要深,奶奶生病住院的时候,童童正进入期末复习的紧张阶段。因为害怕老人有什么意外,所以爸爸妈妈把童童接到了医院,让他和奶奶再见一面,以免有什么不测发生。


看着奶奶张口说不出话,西西心如刀绞,在医院的走廊里,西西问妈妈:奶奶会不会死去。妈妈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回答他,尤其是在孩子学习最紧张的时候,最后,妈妈安慰童童说,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会想尽一切办法治好奶奶的病的。


然而,这些话并没有消除西西心中的疑虑。在学校住宿的日子,西西几乎每天晚上都会从噩梦中惊醒。有一天,西西从睡梦中哭醒,是奶奶来向他告别,无论他如何挽留,奶奶还是离开了他。果然,当天西西就接到了噩耗。等把奶奶送走几个月之后,大家都以为从此可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了。可是西西以往快乐的样子却不见了,他开始琢磨死亡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西西人死是正常的生命规律,奶奶只是去另一个世界了。西西突然问道:“妈妈,我以后也会死的,对吗?奶奶一个人在那里孤单不孤单呢?我很想去奶奶那个世界找她……”


失去了亲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因为担心孩子承受不了现实的打击而有意地去回避或者美化整个事件。始终要记得遵循一个原则:不脱离事实。事实就是事实,如果歪曲了事实就是在对孩子撒谎。怎么能够让孩子相信你呢?正视现实,才是最科学合理的做法。


一般的孩子在受到刺激之后,都会用大哭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痛苦。父母通常的做法是劝解孩子不要哭了,但这种安慰的话其实是毫无用处的。我们甚至应该相反而为之,让孩子哭,而且应该让他真正哭出来。尤其是那些语言表达能力上相对弱一些的孩子。当他该流泪的时候默默地陪伴着他,让他自然地流露,这样有助于他的恢复。


相对内向的孩子,可能会不哭也不闹,父母不要错把这种沉寂的方式误解成性格的坚强。这种情况可是表示孩子还没有找到刻意发泄心中负面情绪的方式和方法。如果积累起来,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必定有很大的副作用。


如果孩子表现得很麻木,拒不接受事实,这是一种对于伤痛的自我防御,家长需要做的事情是让孩子慢慢冷静下来,慢慢去接受这个现实,而不是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而极力去遮掩。


失去亲人之后,多多少少会在心理上留下一些阴影。但孩子的白我修复能力要高于成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并不多。而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修复工作有很大的责任。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以排解情绪的方法和途径,远比单纯语言上的安慰要有效有用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认知到了死亡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孩子会自己处理好发生的一切。我们可以先让他安静,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即便他闷声不响我们也不要过于干扰,当他需要我们的时候再去劝慰。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不要尝试着去转移注意力。


亲人死亡,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为了孩子成长贡献的一份礼物,如果能够把握这一时机,让孩子开始学会思考一些有关生命和死亡的问题,则有更为积极的意义。单纯地告诉孩子生死无常,其实是很消极的做法。让孩子思考死亡,引导孩子更加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有意义地活自己这一生,“死亡”也会成为孩子的一堂生命教育课。



默默的把爱币数了N遍,到底该换点啥呢?
xpslr  评论于  2013-4-16 17:28:53
谢谢分享
rgkmt  评论于  2013-4-16 17:49:40
我是路过的
qhfwf  评论于  2013-4-16 17:49:46
今日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