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红星  发表于 2010-12-26 19:28:11| 5489 次查看 | 1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mike 于 2010-12-27 16:45 编辑

古语有云:惯子如杀子

这句古语恐怕大家都不会反对,但尽管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古训,可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我们只怕早已忘记了这句古训。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在孩子的成长、学习、价值观的形成等各个方面都构成了诸多的危害;鄙人不才,在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1:溺爱使得孩子内心无爱

        我们的宝宝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成为了全家的焦点。这个孩子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一种全方位的、铺天盖地的爱;丝毫不夸张的说,他(她)几乎是被这种爱给包围了。

        

        在这种情况下养育出的孩子,内心是无爱的。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只有机会接受爱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去爱别人的,他每天都在被动接受着全方位的爱,无法体验到爱别人的感觉。因为他的机会被我们这些最爱他的人给剥夺了。


        我们的溺爱,大家应该已经看到了一些后果。大量的独生子女情感非常的脆弱,对获取别人的爱是贪婪的,对付出自己的爱是吝啬的。有些孩子上厕所、写作业的都需要家人的陪伴;可是在对待家人或是外人的时候,恐怕连分享一点自己爱吃的零食或是心爱玩具都可能引发一场剧烈的哭闹。


        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脑里面装的都是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某些时候连是非都无法分辨;例如他会觉得所有人对他的好都是应该的,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将不会知道感恩是何物。可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总会长大,终究有一天他会也是必须走向这个社会,如果一个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的孩子,将会在社会这个大学堂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结果恐怕不是我们任何一个家长所希望看到的。



2:溺爱使得孩子能力低下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学习好、有自信,长大以后能够顶天立地,这恐怕也是全天下所有家长的期望。但正因为我们对孩子期望值是如此得大,反而导致了我们的溺爱式教育。一个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会退化,人生来就有一种自然遗传下来的、向外的张力;就象孩子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你把他放在哪里,他都会不断的向前走,哪怕跌到了,爬起来还是一样;会讲话时遇到一件不懂的事情,他会追着问你十万个为什么,直至把你搞晕。


        这些都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本能,也是人类为何能在进化中胜出其他物种的原因。但现在,我们的孩子拥有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正在被我们的家长慢慢剥夺。


        比如说吃饭,孩子本应该是自己吃,而家长呢,就是要端着碗往他的嘴里塞,为什么?因为担心他吃不饱;穿衣服,家长要帮他穿,因为担心他不会穿或是穿少了冻感冒;我亲眼见过一个夸张的事例,一个已经上了预初的孩子,个头跟他妈妈一般高,因为下雨被淋湿,妈妈竟然还帮他脱衣服换衣服擦身子,而孩子本人竟然也没有觉得有任何的不妥和羞涩,放在古代这么大的孩子恐怕都该娶妻了。至于孩子房间卫生、换下的脏衣服等等问题,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这样的呵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孩子在诸多方面的能力低下,思维、动手、探索、认知都跟着一块弱化,这样的孩子就算学习成绩再好能又怎么样呢肯能有的家长会说,溺爱真有这么严重吗?呵呵,其实人的能力和智商是通过人的几个器官对他周围的世界进行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和培养起来的;而我们的孩子,他一直都被一群爱他的人限制在一个环境里,他没有机会去运用他的双手、大脑,语言等等功能去实现探知世界的过程,直至这些功能被弱化甚至消失。



3:溺爱使得孩子厌学厌世、自私自利

        由于我们的溺爱,孩子的诸多能力被人为掩盖,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一个能力缺失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将会麻烦百出:他要看什么东西,听什么东西,都会不准确,在学习生活当中将会遇到众多的困难;一旦在某些学习生活的环节上经常性出错的话,他就会出现自信受损,开始不喜欢学习、厌恶学习,极端的后果就是逃学做不良少年或者悲观厌世。


        作为一个人来说,自私是人的天性,为什么会有相对比较无私的人存在,完全都是因为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而造就的;孩子在早期的自私是完全正常的,孩子的发展阶段应该是这样的。从一开始的利己,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学会利他,这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不过现实存在的情况是,很多孩子由于从小被过度的溺爱,本该到了能为别人着想的年龄时,很多事情都被我们这些家长代劳了,没有实践机会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人格的完善,这也是当下孩子在情感上冷漠的最主要原因。


        台湾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历时10年之久:有一个孩子,他从小被父母抛弃,流落到社会上,成为了我们国内社会常说的不良少年:当被少年收容机构收容之后,社会工作者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与关爱,结果这个孩子逐渐的变化,最终学会了关爱别人关爱社会,成年之后有了一份好工作,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同样有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溺爱环境下的不良少年,同样被收容后,你给他与之前同样多的关爱但却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出去后竟变得更加仇视社会仇视所有人,直至某天以杀人入狱而告终。


        究其原因,因为只有接受而不曾学习过给予,所以在他的内心的深处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并且是永远无法填满的。这两个孩子,一个是成长时无爱、一个是成长时被溺爱;当重新对这两类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没有获得爱的孩子对他进行教育,给他关爱,他慢慢就会变化;但是被溺爱的孩子,因为他的大脑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只学习过获得,而且这种获得永远也填不满他的欲望之坑,所以自然也就无法转变。


总结

        过度被溺爱的孩子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只有理性的爱孩子、教育孩子,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溺爱;让孩子在一个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下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吃饭可以自己吃,吃脏一点不要担心;穿衣服自己穿,他的扣子扣错了,少穿了一件,这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情;孩子的整个成长,需要你放开手,让他自己去创造,自己去体验他所面临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共勉吧!!!


打了这么多字,好辛苦哦,希望版主给我加精啊

已有 1 人打赏爱币 收起 理由
blues + 1

总打赏: 爱币 + 1   查看全部打赏

奕奕妈妈  评论于  2010-12-27 16:42:00
好长哦,刚刚才看完,写得不错
mike  评论于  2010-12-27 16:46:28
表扬
太忙了,每天想好的计划总是被打乱。
owen  评论于  2011-1-2 17:39:25
标题好吓人哦,不过说得有一定道理的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blues  评论于  2011-6-15 18:25:46
   说的好恐怖呀,不过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呀!
我穷的只剩爱币了,求爱贝发现金吧!
wangxiaocong  评论于  2011-6-22 17:38:58
   从新要认识一下了,溺爱不是一个好的事情呀!当父母的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沁沁宝贝  评论于  2011-6-23 17:29:32
   溺爱,对于孩子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提倡孩子们,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成长!
漫天飞絮  评论于  2011-6-29 14:05:30
凡事过犹不及啊
owen  评论于  2011-6-30 15:03:13
家庭中,溺爱很可怕,当有一天孩子们出去,没有了那一层保护膜的时候
才会发现,那个时候就已经是很晚了!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朱琦吾儿  评论于  2011-7-6 18:06:00
很多时候,溺爱是一个比较恐怖的事情呀!
中国的家庭教育要改变呀!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