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狼  发表于 2012-6-28 10:57:26| 2345 次查看 | 0 条回复

  考生都知道,数学 卷大部分题目是中规中矩的,每年变换的题型只有8、12、19、20、22、23、24、25。中考 要求难度比例为6:2:2。所以这些题目的难度会适当的分配。今年大家都反映比较难,但是8,12,22这些题目难度确实不大。或者说,只要认真的审题,就可以做。

  下面我一个一个的分析一下:

  8题:认真审题后用排除法,题目轻松就能求解

  12题:看起来文字叙述很长,可是近几年12题就没有一道短的。第一空是两个答案,孩子们很有可能只数出了3.出题人很善良,怕孩子们丢掉4,后面第二问又提示了4n。孩子们把n取1,2,3数一下,规律很好找。

  19题,一个45°,一个30°,模型就非常明显了。认真算就好。

  20题,第一问已知一个切线,证明另一条切线,必然全等。这个大家几乎都做出来了。第二问,以往的经验也是相似或三角函数的。这次是两次相似,几何感好的孩子很快就做出来了。相似差的可能需要费点时间。

  22题,可能是近几年来最简单的一个22题了。文字叙述不算多,而且变换非常好懂。往年的经验,22题都要扣些分,今年应该都不会扣分吧?!

  23题,前两问几乎没有难度,认真算就OK。第三问,孩子如果能把图形G看成线段AB,答案就迎刃而解。可能一部分学生做不出,但是模拟110的考生应该会OK。今年海淀的模拟题,09年中考23题也都是根据交点确定取之范围的题目。

  24题,大家都反映这个题目较难。但是得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这个题目,从难度上很像2010年25题。第一问大家都会做。第二问较难,但是猜想基本都是会的。试卷上的图非常准确,用量角器量一下就知道是互余的关系了。证明不会可以不做先。第三问,求角度的范围,题目没有已知角度,所以角度一定在特殊角度范围内。题目已经给出60°成立,考生可以精确作图30°,45°两种情况,就知道范围的最小值是多少了。与2010年题目一样,考生们在不懂原理的情况下,也能拿到分。不过,这个也得是经过大量几何综合题练习后,考生才会想到的方法。

  25题,个人认为这个题目真的不难。如果跟24题调换一下位置,大家的成绩还能更高一些。有人反映以前没有这样的题目,其实是有的。06年、07年的考题,这样的题目很多。07年中考的等对边四边形,就是一道现场学习题。而且中考说明中也明确说,中考就是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

  家长分析交流:

  tigerwzg :我不太认同今年的题,什么叫一份好题:一是稳中有变;而是考大家都会的,都认为是重点的。今年的题变得太多了。可能从解题层面不是最难,但是从学生的适应程度是最难的。要是这样的,那大家得怎么复习才行呢?严格说,这不是一份好试卷。

  jamsliu :只是看了一下,感觉的确很难。但大家认为的一件事很不认同,就是只有满分才算是考好了,丢分就考砸了。个人以为,这套题变化多,学生做起来有难度,是事实。但问题的关键是一套题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区分还是大同。如果是大同,那这套题太“损”了,如果是区分,倒也无可厚非。反正是要有排名的(不喜欢排名,但存在排名录取),绝对分数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对成绩。如果从相对讲,难一点,对于数学思维灵活的同学是好事儿,但对于靠努力和题海取胜的考生,有点残酷。

  mamaxiuxiu :谁都反对题海战术,恐怕连老师都不愿意让孩子们熬夜早起。但问题是为了升学 率,现在哪个学校不在搞题海战术呢,如果有的话,咱把孩儿都送去

  loveliuwei :我做了觉得梯度其实挺明显的,从初一到初三,从审题到计算,试卷都考察到了。真的挺佩服出题老师的,题目有陷阱有提示。甚至还有一题多解,功底扎实的孩子选择巧方法,省时间,做题快,不扎实的孩子方法可能选不好,费时间,也有可能绕弯。我觉得试卷考查了孩子三年来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个押题就OK

  damaolcc :有区分度的题 才是好题 .又不是毕业考试 ,所有孩子都想拿到百分之九十五的分数,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damaolcc :我觉得这套卷子出得很好,区分度明显,“基础分拿着比较容易,想拿高分难”本来就是中考的原则。

  基本上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本来就应该得他们应得的高分。

  而且题的难易与否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成绩看似涨了十分还是降了二十分,但是每个人的整体排名不会有太大变动。今年的题,出的比去年要好得多的多的多。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