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不是爱
从古至今,饥饿的母亲把食物省给孩子吃;一个人把性命献给自己心爱的人,都是爱的明证,都是被颂扬的美德。今天,这些定论还灵验吗?好像接受给予的人,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有感激之心了。 我经常听到家长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比起我们小时候,要什么有什么。”我的一对朋友夫妻苦着脸,无可奈何地开玩笑说:“我们家,两个贫农,养了一个小地主。”让家长更加困惑的是:“我们什么都替她做了,长到十七、八岁,连自己的内裤、袜子都没洗过,就是为了给她腾出时间来学习,可是她就是不爱学!什么兴趣也没有?你说这孩子是怎么了?” 答案是,家长给予孩子的物质条件太多了,饱和了他们的基本欲望,使得他们失去了做事情的原始动力。人的行为动力(motivation)和人的欲望(desire) 是平行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行为/心理学原理。如果我不渴,就不会去找水喝。渴得越厉害,喝水的欲望越强,寻找水的动力就越大,行动也就越积极。 然而,今天中国城市里的大部分孩子,在家长的悉心呵护下,不能直接体验到生存的压力,同时,应试教育又扼杀了他们天生喜爱学习的好奇心,当然要失去学习动力。其实,并非现今中国的孩子如此。8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芝加哥做过一个统计,第一代菲律宾移民的孩子,学习成绩比同年龄的其他学生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但是他们的第三代,学习成绩就和所有的孩子没有什么差别了。原因是,第一代移民的生活很艰苦,他们的孩子有很多欲望不能被满足,使得孩子们不得不自己非常努力。但是等到这批孩子长大成人,为人父母的时候,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结果是,他们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用我们两把真爱的尺子衡量,菲律宾第二代移民父母,对孩子的作法是非爱行为。因为他们的作法,不是从孩子的情感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出发的,而是他们自己的感情需要。下面就来看看我们的深层心理需求。 到底是谁的需要? 【1、人的很多行为,经常不是被我们意识中所认同的“道理”所控制的,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支配左右着; 2、真爱行为不是自然产物,而是自我培育的结果】 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并不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而是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小龙的父亲,借着打儿子,发泄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菲律宾第二代移民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厚生活条件,以补偿自己小时候的缺失感。 “不对,我根本没有那样想!”小龙的父亲委屈地向我提出抗议。 的确,小龙的父亲从来没有在脑子里想过:“我要拿儿子出出气。”因为他知道那是不对的,是不讲道理的表现。但是,人的很多行为,经常不是被我们意识中所认同的“道理”所控制的,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潜意识中的能量支配左右着。潜意识(subconscious)也称下意识、无意识,是心理学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的潜意识动机 汤姆今年十一岁,已经上五年级了。因为他们家距离学校的路程超过了3英里,每天都有一辆黄色的学校巴士在他家的门口停下来,接周围的小朋友去上学,下午再送他们回家。汤姆从小就盼着自己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背着小书包,跑上那辆明亮的大巴士。可是不知为什么,妈妈坚持每天要送他去学校。 “妈妈,我也想坐校车上学。”有一天,汤姆终于忍不住了。 “为什么?妈妈送你不好吗?这样更安全。”妈妈惊讶之余,有点焦虑。 “隔壁的戴安娜刚上学前班,才5岁,她都坐校车啦!” “要想坐校车,6点钟就得起床,你能起得来吗?早饭来得及吃吗?你……”妈妈开始不停地叨唠,弄得汤姆很沮丧,以后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同学们都笑话他是长不大的“妈妈的宝贝儿”。 表面看起来,汤姆的母亲莉莎是因为过份担心和宠爱自己的儿子,才保持了有碍于儿子成长的一系列的非爱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探究她的行为,可以发现,这些行为是被莉莎本人的潜意识动机所支配的。 莉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美国家庭。大学毕业以后,与汤姆的父亲结婚,第二年生了汤姆,成为家庭主妇。看着丈夫每日辛苦地工作,儿子一天天长大,莉莎对于自己赋闲在家,暗暗地感到罪过。但是,她没有勇气再回到竞争激烈的劳动市场上去找工作。她的女友们多数都有工作,有自己的事业。偶尔和她们聚会的时候,莉莎总是不由自主地开始抱怨:“我每天都快忙死了。做饭、洗衣、买东西、打扫房子。我们的房子有四间厕所、五间卧室,星期一是清理厕所,星期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pdf
(364.67 KB, 下载次数: 1010)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