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天出版的城市导报报道,随着申城人口出生总数连续4年突破18万,上海学前教育已经进入一个相对高峰期,部分热门幼儿园的录取比例更是高达4∶1。不少家长不惜动用各种资源,以求给自家宝宝找一个合意的幼儿园。市教委指出,以上海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而言,适龄儿童都可入园。既然如此,家长“入园难”的呼声为何还是如此之高?究其原因,是家长过度“择园”的不当心态加剧了这一现象。相关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幼儿阶段,家庭教育更重要。 入园报名似“春运” 多重“保险”买安心 “八点钟开始报名,我们六点不到就来排队了”。近日,记者在走访宝山区的一家私立幼儿园时,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排队的家长。提前两个多小时来排队的李奶奶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是替3岁的小孙子来报名的。“这家幼儿园是儿子媳妇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工作忙,我们做爷爷奶奶的就得抓紧来报名。”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报名队伍中“爷爷”、“奶奶”真不少,其中有几位还提前准备了可折叠的小椅子,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据这家幼儿园的保安介绍,虽然园方已经告知家长,孩子录取与否并不在于报名的先后,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提早一个多小时就来排队。当被记者问及原因时,家长李先生表示,不管录取与否,早排队自己总是比较放心。和李先生持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都认为不管录取与否,主观上付出努力才会感觉对得起孩子。 记者采访时还发现,队伍中许多家庭都给孩子上了多重“保险”。孙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这是我给孩子报的第一个幼儿园,下个礼拜还得再去另外三个地方报名。没办法,现在幼儿园竞争太激烈了。”至于“上险”的原因,大多数家长表示,和相对知名度较低的私立幼儿园比,公立幼儿园由于学费比较便宜,竞争更为激烈,而好的私立幼儿园则更是炙手可热。因此,为保险起见,需要多报几个幼儿园。孙女士向记者介绍其报名“策略”:挑一所最为满意且知名度较高的私立幼儿园作为首选,再报一个离家比较近的公立幼儿园作为第二选择,剩下就选两个知名度相对不高但交通方便的私立幼儿园。 “入园难”缘起家长“择园”心态 “幼儿园阶段对小朋友个人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当然要为孩子挑一所好的。”、“现在小学一进去,孩子就已经有成绩上的差异了,说明幼儿园学的东西很重要,要让孩子多学一点。”这是大多数幼儿家长的心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已深深根植于这些家长心中。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为儿子挑选的是一所沪上知名的私立幼儿园。“我同事的女儿之前读的是一家公立幼儿园,可是刚进小学不久就发现,英语水平和有些孩子差了一大截。询问一些家长之后才知道,班上许多孩子读的是私立幼儿园,或者是在外面报过一些兴趣班,很多英语知识点都已经学过了。为了防止我儿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全家都认为要让孩子上好的私立幼儿园。” 正是由于这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导致了入园报名时的条条“长龙”。不过,家长之中也不乏理性者。市民周女士的女儿今年3岁,也刚好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她认为,上学之前算是孩子最快乐、最没有负担的一段时光,希望她能享受这段宝贵的时间。“我们不指望她在幼儿园学到很多知识,孩子还是保持一颗童心比较可爱。至于幼儿园的选择,我们比较倾向于选择家里附近的幼儿园。我和她爸爸都要上班,这样爷爷奶奶去接她也方便一点。” “入园难”部分原因的确是受到上海人口出生高峰波及。1992年,上海人口出生数降至10万人以下,但此后迅速回升;2007年起,每年出生人口数都在16万人以上。就申城而言,根据各级教育部门摸底盘点,2012年预计有50万孩子需要进入幼儿园,比2006年净增20万。有关部门预计,入园高峰还将持续三至五年。 人口出生率的回升的确对入园问题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不过,一部分家长过度“择园”的不当心态对“入园难”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各区县、各地段幼儿园分布不均,加之不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的确存在差异,如果家长一味采取唯示范幼儿园不去的想法,那么再多的示范幼儿园也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表示,只要家长不过分挑剔,目前本市幼儿园是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的。可见,报名排长队现象并非与“入园难”划等号,要改善这一现象,关键还是在于家长要合理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有关教育专家还提醒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