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楼市遭遇政策干扰走势低迷,但是为什么学区房的市场仍然屹立不倒呢?我想这和各位家长们的推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吧。但是如果各位家长认为买了一套学区房就可以读上一所好的学校,那就大错特错了。 据教育部门介绍,至少有以下4种情况“买了学区房也未必能上名校”。 1、已有孩子在上学,且未毕业的 市民卢先生为了孩子上学,去年4月份以每平方米9000元的房价购买了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学区房,但从房子的具体情况看,无论是面积、朝向还是结构,都不太好。孩子上了名校后,卢先生看到房价飞涨,加之房子本身不太理想,又将此房以每平方米12000元卖给了另一个想上名校的家长。而根据南京市有关政策,施教区内的每套住户,只能安排一名孩子在相应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这样一来,后来买房的就不能再入学。 2、学区房所对应名校人数已满的 此外,南京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还规定,凡在学生学习中途购买房子的将根据其施教区内学额情况调整。如施教区内的学校班级人数已满,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将学生安排到相对较近的学校就读,所以家长在购买学区房时,应了解该房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家长在名校附近购买了房子,想让孩子转入名校,但名校内班级的生源数已满额,该生由教育局调整分配到了其他学校就读,家长后悔不迭。 3、只是靠近名校的 现在有不少开发商在开发新楼盘时,因为靠近名校未必就能上成名校。根据《南京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规定》,在新区开发或旧区改造中,建设零星住宅无法新增整建制中小学的,建设开发单位应按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在附近学校进行增容或向教育主管部门缴纳建设零星住宅教育设施配套费,如果开发商没有按规定做,小区内的居民子女入学就不能进入附近的名校。 4、居住年限没达到要求的 近年来,一些开发商或二手房中介往往会公布一些名校的学区,其实未必准确,因为每隔一定年度教育部门都会根据生源数及学校班级的容量对学区进行重新划定。学区房的炒作也使教育行政部门感到很尴尬,如某名校原计划招收3个班,后来报名的竟有5个班的学生,其中2个班就是家里买了学区房的学生。 此外,有关学区房的年限,有的学校当年也认;也有的学校,要求购买并实际居住三年以上。这样一来,有可能市民在当年购买了学区房后,并不能立即就让自己的孩子上成名校。 希望家长们能引以为鉴,不要上了中介和投资者们的当,酌情考虑,虽然古有“孟母三迁”但是今个也有多少孩子走百里山路去求学依旧能成龙成凤的例子呢?终归还是一句老话:志在人为。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