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有个“金九银十”的说法,职场也是如此。年终已至,职场白领们“手痒痒,心慌慌”的开始了新一轮的跳槽“躁动期”。调查显示: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是各类人才跳槽的“多发期”,大约有六成的人才流动均发生在这一时段。究竟你的新年跳槽是给力还是减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谋定而后动,跳槽才给力。
【引言】
楼市有个“金九银十”的说法,职场也是如此。年终已至,职场白领们“手痒痒,心慌慌”的开始了新一轮的跳槽“躁动期”。调查显示: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是各类人才跳槽的“多发期”,大约有六成的人才流动均发生在这一时段。究竟你的新年跳槽是给力还是减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谋定而后动,跳槽才给力。
【跳槽案例】
小张毕业于沪上一所名牌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7月份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是一家国企培训部,负责公司内e-learning学习平台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本以为这是一个专业对口又让人羡慕的好工作。但工作了三个月小张就发现了国企的僵化、工资上升幅度低、人际关系复杂,特别是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想法反复无常。小张一气之下,辞职去了一家做e-learning课件制作公司。虽然工资还不错,可到了这家公司不到两个月,又感觉私企工作压力巨大,事务繁多,老板还找各种理由克扣工资。好不容易熬到年底,小张又辞去了工作。面对人山人海的招聘单位,是投递僵化的国企、非人性化的私企,还是忙碌紧张的外企?他茫然和困惑了……
Daisy是一家外企人力资源部门的职员,主要负责招聘事务。她发现自己强项在于沟通,而上司交给她的常常是一堆数据统计和写报告之类的文案工作。这让她很头疼,但经过三四考虑她并没有马上辞职。Daisy在学校就做过就业指导中心的助理,对于职业发展规划也很有兴趣。于是她一方面从自身工作中了解职场招聘和各行业职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从教材中学习职业发展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后来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现在社会上适合自己的职位。在年终毅然辞掉了工作,最终应聘于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成为了一位成功的职业发展顾问。
【案例分析】
与小张沟通后我们发现,小张在就业和跳槽中,没有做好明确的规划。小张说,当初在就业时只是想找个好单位,没有考虑具体做什么,对未来的发展没有设想。而到新单位,因为不适应其企业文化,经常被气昏头。情急之下,就草率的辞掉了工作。但是换工作时也没有对新单位作深入了解,结果到了新单位也一样不适应。当问到以后的职业规划时,小张一脸迷惘。而被问到职业选择他最在乎的是什么因素时,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工资。而在实际工作中,他看中的却远远不止这个。
和小张不一样,Daisy的跳槽经历就比较顺利。虽然工作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预期有较大差距,但是Daisy并没有草率的选择跳槽,而是从积极的角度利用到了这个工作的优势处,为以后的“翻身一跃”打下了基础。当你还没有准备好跳槽时,不妨从另一方面去重新审视下,看看目前的这个工作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好好把握和利用的。更值得一提的是,Daisy对自我有较好的认识,她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又善于利用资源和把握机会。所以年终既可以开开心心的拿着年终奖,又可以自信满满的迈向新起点。而小张还继续徘徊、犹豫在各大招聘会。
【年底跳槽心理动机分析】
分红、奖金、年会活动和抽奖、部门经费聚餐、旅游等等这些最让人high的时候都是在年底产生。年终跳槽很大一部分原因当然脱离不了这些“赤裸裸”的现实因素。这个时候跳槽能最低程度减少经济损失,看来现实因素往往是摆在第一位的。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中国人传统思想就有“回顾过去,展望来年”的想法。过去一年的想法和计划正好可以在新的一年、新的岗位中去实现。另一方面告别晦气,迎接运气往往是新年最大的心愿和梦想。于是年末跳槽成为了人们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岁末也是企业总结工作、调整战略方案、制定来年目标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往往对人才有很大的储备空间和发展需要。并且,由于公司内部也有员工在年末跳槽,所以自然也有职位的空缺需要有人填补。
【跳或不跳?看心理学家如何帮你解答】
一、跳槽不给力,千万别学它:
1、盲目跟风
人往往容易眼红。一看到周边的亲戚、朋友从事某某工作非常不错,就不假思索的辞去现有工作,草率上阵。但到头来往往发现,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兴趣能力、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等等都有着太大的差异。因此同样一份工作对张三适合,对李四却不一定。跟风还常常发生在同一公司的人事流动中。看到几个同事离职了,真是按赖不住,禁不住同事的两三句规劝就很潇洒的加入到了离职队伍中,最后后悔也来不及。
2、受情绪左右的离职
很多失败的跳槽都是情绪冲动惹的祸。被上级错误的批评;与同事发生争执;未获得期望的加薪等等。当一个人被情绪所左右,尤其是在气头上,经常做出不理智的决定,往往产生“不管后果怎样,先离开这里再说”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离职,往往非常不理性。这种非理性思维造成的辞职决定造成的后果往往让人后悔莫及。
3、频繁跳槽依赖症
往往自我感受非常良好的人,特别是高级白领和管理者,由于对各方面要求很高,因此一遇到工作的不如意就频繁跳槽,宁可宁缺毋滥,也不要委曲求全。心理学研究发现,为改变环境而连续跳槽的人,会对环境越发敏感,放大对环境的不适应,跳槽的频率会不可避免地增高,这样陷入恶性循环中,对于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另外,目标不明、对新东家缺乏了解等等也是造成跳槽失败的关键因素。
二、若想跳槽很给力,需要问问你自己:
1、在职业中我追求什么?我想要什么?目前的工作能否达成我的人生目标?我的目标与现状是否匹配?----这是对自身性格和价值观的分析。
其实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其背后都有着深层次的价值观取向。追求平静的人不愿意去创业,追求自由的人不太可能做公务员,追求财富的人不会等着死工资。即使目前的工作薪水不错,但如果不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相信时间长了你也会觉得无聊难受。苹果总裁乔布斯对别人说过的一句话就鲜明的反映了他他的人生目标,乔布斯曾对人说:“你是打算一辈子卖糖水(可乐),还是愿意去和我一起去改变世界?”
2、我为什么要跳槽?目前工作中的什么促使我跳槽?可否不跳槽,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是对现有工作的分析。
和很多人聊天,发现他们跳槽都十分冲动。要不就是看老板不爽,要不就是和同事关系搞不好,反正认为换了一个环境也许人际关系问题就解决了。其实不然。当你存在人际困扰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是否是自己的沟通方法有问题?是否与自己的个性存在关系?如果是自身的个性问题、情商水平等导致人际困扰,就算换了一个环境,这个问题依然会存在。再如,一个职业倦怠的人在国企呆了很长时间,想跳又怕存在风险。这个时候,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既可以继续工作,又可改善自己的职业倦怠呢?答案当然是有: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使你的内心充实感得到补偿,比如学习充电、业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对现任工作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也许你并一定非得跳槽。
3、我要跳到什么行业?什么公司?新的单位能给我提供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新东家的人际关系如何、企业文化怎样? ----这是对新职位的分析。
首先要慎重选择行业。好的行业能帮助你取得更好的薪水和福利,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如果打算换行业,就要考虑好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有持续的发展机会。第二,对新公司的了解非常重要。每个公司就象人一样,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这就相当于人的不同性格。你的性格是否与新公司的性格相合?在跳槽之前,需要对新公司的特点比如公司战略、企业文化等进行清晰的了解。但总的来说,应该具有良好的心态,每一个环境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充分满足自己的完美工作环境。如若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改变你自己。
跳槽关系着我们一生的职业道路。成功的一跳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改变一生的命运。同时,跳槽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每一个职场人去探索。在2012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愿你能卸去2011的疲倦和不悦,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新一年的工作。无论是跳还是不跳,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最为重要。
心理小测试——你适合跳槽还是卧槽?
请用是或否来回答下面问题。
跳槽意愿:
1.新单位给的薪酬可能要高些,可以改变目前的生活质量。
2.脱离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个陌生的环境可能更利于你的发展。
3.新单位给你提供更高的职位,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4.跳槽后职业发展空间变大了。
5.只有通过跳槽才可以成功转行。
6.到了现在的年龄,再不跳就没机会了。
7.如果你刚刚毕业,跳几次槽会给你的职场阅历加分。
8.如果你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而眼前的单位又不适合你,就应该跳到更好的单位去。
9.目前公司的制度和环境让你无法忍受,只有通过跳槽才可以解脱。
10.跳槽后的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卧槽意愿:
1.马上面临结婚生子,这很有可能是你职场生涯里的最后一跳,万一摔倒,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2.如果你年龄已经够大,盲目跳槽只会让你更被动,你没有更多的精力兼顾家庭和新的工作。
3.年龄特征决定了你不可能始终精力充沛。
4.刚毕业没多久就跳槽给人一种不安分的感觉。
5.“天下乌鸦一般黑”,走到哪里都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新的工作环境不一定就海阔天空。
6.如果急于跳槽,辛辛苦苦挣来的年终奖恐怕就要“打水漂”了。
7.在目前的单位你是老面孔,正是向老板争取提升或加薪的好机会,如果跳了,岂不是前功尽弃?
8.对现在的工作早已熟悉,你可有把握应付跳槽后的新工作?
9.自己早已不是“冲劲十足”的“小伙子”或“毛丫头”,而成了目前的年龄之后明显感觉到社会给自己的机会少了,抉择越来越困难。
10.跳槽后会遇到你无法预知的风险,这些风险很有可能让你一败涂地。
测试结果:选“是”的加1分,选“否”的加0分,统计跳槽意愿和卧槽意愿中“否”的分数。如果“跳槽意愿”的分数多于“卧槽意愿”的分数,那说明你内心确实存在跳槽的想法。如果“跳槽意愿”的加分少于“卧槽意愿”的加分,则说明你还没有做好跳槽的心理准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