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ruilin  发表于 2011-09-27 14:09:51| 4772 次查看 | 27 条回复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7 14:47:14
1岁11个月
Q: 宝宝宝趴着睡,睡眠质量会差吗?
A: 宝宝喜欢趴着睡,其实宝宝睡的很香,如果宝宝不闹也不哭,也没有醒来,千万不要打扰宝宝睡觉。
Q: 乳牙一般什么时候出齐?
A: 乳牙一般在两岁到两岁半出齐。
Q: 宝宝看起来还是有些罗圈腿!
A: 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看起来有些“罗圈腿”是正常的,有的宝宝要到4、5岁,小腿才变得直,父母不必担心。
Q: 秋季腹泻只发生在秋天吗?
A: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在秋季最为常见,但在其他季节也会有,此病多发于3岁以下尤其是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7 14:47:45
1岁12个月
Q: 乳牙之间有缝隙,需要矫正吗?
A: 乳牙间隙不需要医疗干预。有学者认为,间隙型乳牙比无间隙型乳牙更有利于恒牙的正常排列,利于恒牙咬合功能的正常形成。
Q: 宝宝现在为什么总爱问“为什么”?
A: 宝宝之所以问“为什么”有很多原因。有时候是他需要一个解释,有时候是他不知道怎样用其他词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东西的好奇,还有一些时候,当宝宝发现一个问题会带来长长的答案时,他会觉得非常满意。你不但要回答他的问题,而且还要有耐心才行。不妨用一个你自己的“为什么”问题来回答宝宝的“为什么”:“你觉得那只猫为什么跑了?”。用这种方式,你可能最终会找到一个令他真正满意的解释。
Q: 宝宝为什么有头屑?
A: 宝宝可有少量头屑,若头皮屑多,还有痒感最好看医生,确定宝宝是否患有头癣。头皮屑多少与洗头液有一定关系,如果你已经停止使用洗发液一段时间后依然有头屑,就不能考虑是洗头液的问题了。
Q: 宝宝2岁了,每天喝奶量还是很大可以吗?
A: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对奶的吸收能力就弱于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了,热量的来源也不能单靠脂肪和蛋白质为主,应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2岁的宝宝,不能再以奶代替全部的食物,应合理安排宝宝每日的饮食。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7 14:48:51
本帖最后由 luruilin 于 2011-9-27 14:50 编辑

2岁1到3个月
怎样选择幼儿园  
幼儿园,作为孩子在正式开始传统教学前的受教育途径,一直以来都非常受家长的重视。爸爸妈妈在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最佳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希望配备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环境。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选择一所真正适合自己家庭条件、又适合孩子成长的幼儿园呢?
建议1路程:选择幼儿园当然离家越近越好,提倡“就近入园”。主要是节省接送时间,尤其在雨季或寒冷的冬季,离家近的幼儿园会让你和孩子方便不少,减少意外发生。
建议2教师的素质:幼儿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资历外,最重要的是个性温柔,有耐心,喜欢孩子,尽责和有爱心。
建议3环境及活动空间:宽敞明亮的环境让孩子心情开朗。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设施,会减少孩子出现危险事故的可能性。室外是否有滑梯、秋千、转椅、攀登架等,教室的四周是否装饰了老师自己制作或绘画的作品,这可看出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对孩子的耐心。
建议4营养卫生:每天对孩子的用品,如毛巾、茶杯等消毒1—2次。厨房卫生清洁,孩子的餐具每用过一次都要消毒。每个孩子有自己专用的、放在固定位置的茶杯、毛巾。玩具每周消毒一次。
建议5安全性:有的幼儿园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没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严重后果。
建议6师生比例:目前托班的师生比例应在1:7左右,否则老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需要。根据国家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应配设2名教师、1名保育员。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7 14:49:35
本帖最后由 luruilin 于 2011-9-27 14:51 编辑

2岁4到6个月
培养孩子的性角色  
孩子在2—3岁时,开始意识到性别的不同,尤其注意到男孩有阴茎而女孩却没有。他们就是这样开始看待性别的。 我们教孩子认识很多事物,别忘了,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也同样重要!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3周岁以前的幼儿性别意识模糊,其性别意识的培养,需要年轻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下一番功夫。现在对性别意识培养的强调,主要是针对家长的溺爱保护和错位教育而提出的。 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有两个重要阶段,一个阶段是两三岁的幼儿时期,另一个关键时期是青春期。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角色呢?
首先,要承认孩子的性别。以前,有些家庭喜欢将独生的女儿打扮成男孩,买一些男孩子的玩具和衣服给她们玩和穿,以满足自己没有儿子的畸形心态。这种做法往往令女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感到无所适从。如果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或女孩而感到高兴,那么孩子也会对自己的性别感到满意。其次,父母是孩子在性角色方面的指导者和模仿的对象。父母可以给女孩买花裙子,给男孩买模型飞机等帮助孩子玩一些“模仿性角色”的活动或有趣的游戏。同时,父母本身要注意自己的举止。 最后,在平时教育时不要过于拘泥和死板,不要强求孩子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像“男子汉”或“女人”。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7 14:52:03
2岁7到9个月
宝宝初入园为何爱生病  
原因1:别家孩子生病,连累自家的
幼儿园里很多孩子一起饮食起居,一个孩子病了,其他孩子往往也会跟着生病,这是交叉感染造成的。加上一般入园的时间安排在春秋季,这个季节流行病比较多,孩子刚一入园生病也就不奇怪了。
原因2:自理能力差,宝宝惹病上身
刚入园的孩子一般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语言表达也有问题。不小心尿湿了裤子,或者口渴了却不知告诉老师,容易惹病上身。毕竟幼儿园里三四个老师要照管20多个孩子,可能顾了这个忽略了那个。
原因3:入园不适应,是宝宝生病主因
入园是孩子生活中的一次大变故,孩子一时难以适应,普遍会产生“分离焦虑症”,造成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一周左右会生病。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7 14:52:51
2岁10到12个月
宝宝龋齿 妈妈的烦恼  
龋齿,俗称虫牙,常发生于幼儿,是一种牙齿硬组织脱钙后软化损害的一种慢性病,从乳牙一萌出就有发生龋齿的可能。患龋齿常和细菌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如睡前宝宝喝奶后不用清水漱口等。这样,细菌与唾液中的粘蛋白、食物残渣混合在牙表面就会形成牙菌斑,牙菌斑附着在牙齿表面,牙菌斑中细菌大量产酸,就会造成牙釉质脱钙、溶解,进而形成龋洞。
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1. 注意口腔卫生,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及时纠正吸吮奶头的坏习惯,以防牙齿排列不整齐,面颌部畸形等。
3. 睡眠时,口腔静止,更适合细菌作用而发生龋齿,所以睡前刷牙尤为重要,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牛奶等甜食。
4. 用含氟牙膏刷牙。含氟牙膏具有抗龋齿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到口腔医院用含氟药物对牙齿的窝沟进行封闭。
5. 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发现有龋齿,应及时治疗,填充龋洞,以杜绝感染,预防龋齿引发其它疾病。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8 14:03:45
3岁1到3个月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 孩子没有坏个性
婴儿从一出生就有个性,甚至在妈妈子宫中的胎儿就表现出个性来了。有的孩子非常好带,有的动辄就哭闹,有的不但不气父母,还会哄着父母玩呢。千万不能让孩子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性格天生就有缺陷,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如果妈妈总是指责一个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精力充沛的淘气孩子不是好孩子,就会使孩子内心和自己的个性发生冲突,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
·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个性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现孩子个性中的闪光点,如果父母接受孩子的淘气,而不是限制和否定,孩子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父母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个性,而是找到适合孩子个性发展的养育方法,接受、理解、欣赏孩子的个性,以父母独到的方法,技巧和领悟养育孩子。
· 尊重孩子的个性等于呵护他的自尊
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尊重需要——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渴望。但是,由于所处的心智阶段的限制,幼儿内心中被尊重的渴望无法像饥、渴、睡、泄等生理需求那样简单明了地表达给成人,而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展示出来。因而,对于家长来说,透过孩子的行为表现,识别他的真实意图,尊重孩子的个性,是孩子形成良好自尊的基础。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8 14:04:23
本帖最后由 luruilin 于 2011-9-28 14:04 编辑

3岁4到6个月
零食是敌还是友  
爱吃零食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宝宝的一大乐趣。对于天性和乐趣,大人是不可以遏止的。尤其2-3岁的宝宝,活动量大,成天这儿跑跑,那儿跳跳,体能消耗很大,必须给宝宝补充能量。
我们对孩子的零食总体观点是:不是特别好的要少吃,但有的家长完全剥夺孩子吃零食的权利,那也是不太好的,我们只要注意在量上不要过多,不要喧宾夺主。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饭之间。妈妈也可以把少许的小食品放到专用的容器里,然后拿给宝宝吃。吃完后,宝宝就是再撒娇也不能多给他吃,要定时定量。宝宝吃完零食时候,要刷牙,这一点妈妈必须在吃零食之前就跟宝宝讲好,以免糖分损坏宝宝的牙齿。
吃零食要因人而宜,少吃一些高糖、高热量的零食,选择对孩子有益的零食,如坚果、水果、奶酪、奶片等,我们应该适量地给孩子提供。父母要知道我们除了在营养上给予孩子,还应该在心理上照顾他的发育。一个完全没有零食的童年时代,也许是很可怜的、很悲哀的童年时代。所以家长限制零食,但是不要说完全严格限制,应该根据孩子的体质发育状况,根据他体格发育状况,根据他当时是生病了,还是说身体健康,要灵活的掌握,适当限制就可以。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8 14:05:42
3岁7到9个月
宝宝口吃  
口吃的高发年龄
口吃多在2~5岁期间发生,故2~5岁为防治该病最佳年龄。
男宝宝口吃现象要比女宝宝更普遍
男宝宝更有可能出现口吃的现象是女宝宝的4倍,尽管如此,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这种情况在不同的文化中和不同的社会群体里都有发生。而那些能够讲两种语言的宝宝出现口吃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事情,这很可能是因为宝宝能够同时讲两种语言的缘故。
口吃形成的原因
1. 幼儿口吃是因为此时期正在发展内部语言及说话技巧,但其发音或表达意思的词汇仍不够成熟,所以无法流畅的说话。2. 口吃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有口吃的问题,那么宝宝也有可能出现口吃。
口吃如何矫正
首先,要寻找原因,如周围人中有口吃患者,应尽量让宝宝避开。如父母对宝宝口吃的态度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切不可急躁,因为越训斥、越禁止,使宝宝越紧张,则口吃会越加重。其次,可以采用转移方式,用游戏或其它话题分散宝宝注意力;或者通过唱歌的方式,把宝宝经常结巴的字音编成歌,用曲调唱出来,让宝宝跟着学;也可以由父母带着宝宝说歌谣。在此过程中,可对宝宝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加他纠正口吃的信心。
luruilin  评论于  2011-9-28 14:06:17
3岁10到12个月
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  
父母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下结论,而往往这些结论都是消极的,如:这孩子脾气太倔;这孩子怎么这么胆小;这孩子体质不好,总爱生病;这孩子太内向,一点都不开朗;这孩子不是很聪明。还有很多类似的结论,父母经常脱口而出,无意间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你就是有这种习惯的家长,请尽快改一改吧,孩子在这样充满消极结论的环境中,不可能成长成自信、快乐的人。
幼儿是非观念模糊,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成人对她的评价显得非常地重要。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指责他,那么幼儿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使他形成自卑心理。而经常得到成人们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从成人对他的肯定与鼓励中产生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在活动中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随意批评幼儿,不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