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妮公主 于 2011-9-5 14:30 编辑
常听商界大亨们说的一句话就是:逆势而思,顺势而为。 为什么要反过来从形势、势态去思考呢?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那究竟什么是逆向思维呢?这种思维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或创新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对惯性思维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思维方式。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方法,抛开固有的思维定式和方向,从相反的方向去探索、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简而言之,逆向思维就是克服思维定势,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能力也可以称为求异思维能力或创新思维能力。 熟语有“反其道而行之”之说,孔子有“三思而后行”之道,这些都是古人最早运用逆向思维的写照。而今我们要准确地说是“反其道而思之”,因为先人已经早就告诉我们要先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了,说的就是要人们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索,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探索,尤其是对于某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倒过来思考,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去达到“制胜”。 小故事,大思维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从那以后,老太太再也不发愁了,因为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对她的儿子们都有好处!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了。 我们再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小朋友落水了,常规的思维模式就是要把人救出来——“救人离水”,而孩子们自己是没有能力的,于是,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其他的孩子都走了,而只有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了,把“救人离水”转换成了“破缸流水”,救了小伙伴性命。 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而这种思维对我们作用有: 1、正向思维决定态度,逆向思维决定广度。如果孩子只接受到单向思维的训练,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以后,思维灵活性就会明显降低。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可逆性思维,它既能把事物的本质从常人的习惯思维中反映出来,也能让你去关注一般人想不到的一面,通过分析和处理,把问题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帮助我们从顺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更全面、更灵活地去看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2、单向思维反映常规和外部属性,双向思维反映特质及内在规律。在遇到问题时,我们思考问题一般都是单一的从事物的明显的外部特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叫单向思维,它只能反映出事物的局部。 具有逆向思维的人的有以下三大优势: 优势一:事半功倍,高效快捷。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的人,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优势二:见解独到,出奇制胜。在日常生活中,按常规性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具有逆向思维的人则会独辟蹊径,发现到常人惯性思维注意不到的地方,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人意料。 优势三:思考维度更广、更深。逆向思维的人会思考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人们常常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而逆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 3~12岁是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砸缸的事情是发生在他七岁那年,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七岁的孩童就具有这般机警、沉着的思维呢?除了,他自幼“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更为重要的是“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七岁时,他就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十分清楚了。 从司马光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逆向思维发展的基础首先是要具备自由阅读的能力,然后是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激发孩子逆向思维的良好发展。而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把握住3-6岁逆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让孩子的逻辑推理智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在生活中激发孩子逆向思维的方法 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是很有必要的。发展逆向思维有助于宝宝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所谓顺(正)向思维即单向思维,而逆向思维则是双向思维,它可以从正逆两个方面来揭示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 所以,家长应多结合生活情境,为宝宝创造训练逆向思维的机会。让孩子知道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一)在孩子3岁以前,我们可以用以下的两个方法: 方法一、用反义词和儿歌来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 例如: 学说反义词 夏天热,冬天冷, 树儿高,草儿矮, 猴儿瘦,猪儿胖, 兔子快,乌龟慢, 大老虎,小老鼠, 你说东来我说西。 目标:丰富宝宝的词汇,帮助其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学会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归纳和总结。 跑跑曲 一大一小地上跑。 卡车大来摩托小; 一多一少天上跑, 飞机多来飞船少; 一长一短拉人跑, 火车汽车拉人跑; 分清大小和多少, 大家拍手笑一笑。 用这种对比句来学说反义词,不仅有丰富孩子的词汇的功能,更重要是它能培养孩子逆向思维的能力,这是训练逆向思维的一种很重要又简单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使用和学习反义词的机会。例如:“爸爸穿大鞋,宝宝穿小鞋”、“妈妈坐宽凳子,宝宝坐窄凳子”等。 方法二、正反提问法。就是同样的结论,采用不同的发问方式引发孩子的自主思考。例如“谁会采蜜呀?”和“会采蜜的是谁呀?”这两个问题,一顺一逆,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回答出“蜜蜂会采蜜”会容易一些,而要回答出“会采蜜的是蜜蜂”,则要看回答者的思维水准而定了。 (二)3岁以上的孩子,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在生活中还可以这样做: 方法一、制造错误,让孩子找出错误,增强其自信心。这里有两个儿歌游戏旨在为大家抛砖引玉。 颠倒歌 机器猫,早早起, 戴上衣服,穿帽子, 扣好鞋带,系扣子; 妈妈催他把牙洗, 他说:不急不急, 月亮公公还没起! 聪明的孩子就是你, 说说哪儿有问题? 目标:促进宝宝逆向思维、空间想像力和短时记忆力的发展,提高宝宝专注力的质量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水平,学会倾听。 希奇调 希奇希奇真希奇, 动物园里放大戏, 瘦猪胖猴来唱戏, 小虎大鼠来演戏, 高兔矮象扮夫妻, 你说希奇不希奇! 目标:通过提供错误的信息来刺激宝宝的大脑运转,提高其记忆力,让其思维变得更敏捷,并使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方法二、运用利弊分析法,让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结果。就是针对同一观点通过对其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不吃水果的好处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呢?那你会怎么选择呢?在我们自己遇到育儿的困惑时,甚至可以把困惑说出来请孩子一起来参与出谋划策。如对于做事磨叽的孩子我们可以说:“哎呀,妈妈很想你做作业的时候,快一点,可真的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快,怎么办啊?你看要是你动作快,早完成十分钟,就多了十分钟可以自由支配啊!”然后,跟孩子一起来计算并体验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 采用逆向思维,有许多成功的发明创造的例子。刀削铅笔,以前是:刀动笔不动;采用逆向思维后,笔动刀不动,于是就有了旋笔刀。人上楼梯,人动梯不动;采用逆向思维,梯动人不动,于是就有了电梯。 “逆向思维”,就是一种从反方面分析问题,进而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的议论方法。从思维上说,它是一种扩散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是由一个起点或多个起点向外发散,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找出不同的起点的能力。它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励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