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狼  发表于 2011-3-25 10:42:19| 2277 次查看 | 0 条回复
本帖最后由 灰太狼 于 2011-3-28 16:13 编辑

之所以写给这个年龄段的BBMM,是因为自己也是一个与大家年龄相仿的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经历,有些困惑,有些感悟或许是共同的,或许是我体验在前的,愿共同分享。而做为一个初中英语老师,近20年的讲台生涯,也确实积累了很多自己的东西,写在这里,若正好能为你的孩子在英语学习中拨开些许迷雾,不能不说是快乐的。


孩子学习英语的早期规划:

规划要早,这很重要,我们古人说凡事预则立,先圣的话我都比较相信。
在孩子极小的时候,就可以选择难度较小的英语原版动画片当做背景音乐在家里常放,别逼着孩子去学,只是让他听到,看到,就行。有一天你的孩子一定会给你惊喜,真的,试试看。进入小学起,可以选择一套经典的课外教材学习。

     进入初中前最好把音标学好。音标的熟练掌握对词汇量的增加乃至整个英语学习都非常有帮助。进入初中前还可以把初中所有时态,从句都学一遍。学习这些内容之目的一:在学校课堂中继续学习这些语法知识时,不再害怕语法的乏味难懂,反而更有自信,并常学常有新的感悟,理解也就更加透彻。每个老师对这些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讲述,所以不用担心造成孩子再次学习的厌倦心理。目的二:为孩子学习更深的课程做好准备,比如还没有掌握这些内容,就开始学习新概念2册,跨度太大,孩子接受起来困难,容易出现事倍而功半的状况。

  英语经典的课外教材比较多,我们选定了一套教材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有始有终地学习才能见效果,不要频繁地变换教材。口语的练习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模仿跟读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幼年的孩子,可以把重点放在口语能力的培养上,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语法是一定要加强的。这两者并不矛盾,孩子既可以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又可以拿出漂亮的书面成绩,是我们家长共同的期望。其实在我们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始终应该兼顾的。如果只顾书面成绩,不顾口语,培养出来的是哑巴英语,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而只注重口语的培养,却忽视基础的训练,那样的学习也不会扎实,如同再华丽的建筑,没有坚实的基础,它终究无法造高,也迟早要倒塌。


对现在这套初中牛津英语教材的浅见

这套教材选材贴近现在的生活,确实有很多好的地方,优点我就不说了,我这里要说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当然,有些想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求大家赞同,只说自己浅显的看法。

      在二期课改以后,英语改用了现在的这套牛津教材。我感觉这套教材中尤其是多种时态的同时出现,孩子接受起来有困难。如同一下子吃下过多的东西,必然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虽然牛津版的教材在经过第一轮的实验版本后已经删去很多的内容(编者或许也意识到了这点),但是,时态内容的安排孩子还是接受不好。当然,做为语言而言,本身有其随意性,对话或课文里不可能通篇都是一两种时态,既要照顾语言的灵活性,又要顾及语法安排的科学性,实是两难。

回忆我们小时候学的英语,每种时态出现,最少要有10课左右去巩固反复。一个学期学习一到两种时态,到初二所有时态正好学完,初三再复习所有时态,这样我们在学透了一种时态以后,再学新的时态就很容易接受,加上足够的练习,复习,就可以很好地掌握了。而现在的这套教材则在初一之前几乎呈现了所有的时态,但又是泛泛而学,导致学生对于时态一知半解的状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这确也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

     时代是在变,旧教材显然已经不可能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但人对新知识接受的规律却是不会变的,旧的知识还没有掌握透彻,新的内容又接二连三地出现,我们的孩子如何能学透,学精。虽然,有的孩子语言天赋极好,一下子接受了,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孩子,这些孩子最终是学会了,只是,真的是难为他们了,这个学习过程本可以不必如此困难。孩子在苦苦摸索中学习,他们无法知道,更无法表达我上述的困惑,我们做家长的也许更加意识不到。同时,我们又为孩子在外面报了各种各样的班级,这些课程的难度可能又高于学校的教材,这样就更增加了孩子学英语的难度。

发现了这个问题,解决就简单了,我们可以把初中的语法,尤其是基本时态进行预先学习(当然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一段时间,可以做一下规划),这样对我们孩子即将开始的中学学习会有助推作用。(尤其是你的孩子将进入程度较好的班级,预习时态就更有必要,因为这样的班级往往进度比较快。)


这一场小升初战役
     硝烟弥漫的小升初战役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不管结局如何,我们的孩子又将站到新的起跑线上。过程是煎熬的,但还是要告诉自己,别为难自己和孩子,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应该很清楚,有些事情是强求不来的。
无论是否进入名校,初中四年还将有很大的变数。四年以后,我们还将面对一次大洗牌,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就不用东奔西走去赶场子,所有的孩子都将集中到同一份考卷前。
所以,小升初成败与否,并不重要。进怎么样的学校,我们都要记住给我们的孩子信心,因为,这不是结局。当我们投入这场战役的时候,我们家长心里都清楚,除了要证明一些什么之外,我们真正要为我们孩子找的是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伙伴以及能为我们的孩子尽心尽责的老师。


这些年一直奔波于接送孩子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班的路上。既想着孩子不能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又想着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矛盾着,摸索着,也调整着。孩子的时间那么有限,要学,要玩,要阅读,要休息,更要保护孩子那如同芽儿一般娇嫩的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我给孩子报班的的原则一是不能强迫(即使我很想孩子报某个班级,我也一定是通过自己的诱导让他自己强烈要求去读),二是读了一定要学有所获。也曾发现报的班级,课堂纪律不好,孩子去不是学得,反而学到坏的习惯,我就当机立断,不再继续那个班,宁愿浪费已经交掉的学费,也不愿意继续浪费孩子的时间。这些年的转辗奔波,让我知道,要找到一个好的班级,好的老师,真不容易。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的是长期的不懈的努力。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对孩子的培养也是长期的,艰苦的。孩子有积极的时候,更有懈怠的时候;孩子渴望优秀的成绩,却也贪玩,有惰性。那么我们做家长的,能怎么样呢?我们只有引导,鼓励,监督,鞭策罢了;我们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失望的时候都要给自己信心,呵呵。其实在陪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我们做父母的何尝不也在成长,成熟。我想很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不要和别的孩子攀比,也不要急着看到未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陪着我们的孩子稳稳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我们要相信总有一天,水到就会渠成!是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念。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