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CEO  发表于 2011-3-22 20:18:15| 1965 次查看 | 1 条回复
最近三聚氰胺毒奶粉又卷土重来了,听说还害死了孩子,不由得让我开始再次开始担心食品安全,担心孩子的健康。特别是给小女儿吃的东西,我更是要样样操心,慎之又慎,唯恐孩子病从口入。给全家人挑选食品,我的原则是:“狡兔三窟”,就是不怕麻烦,三不五时地更换品牌。

当初我尽可能坚持母乳喂养长达一年多暂且不表,仅说弥补母乳不足的奶粉,前后就换了很多品牌。一开始是惠氏,中间试了明治,固力果,后来换了森永。半年前从淘宝买的第二批森永即将喝完,我又换了完达山。除了原装森永总要去淘宝买比较麻烦以外,重要原因,就是我不敢让我的女儿一直喝某个牌子的奶粉。

好好的隔三差五换牌子,绝对不是没事找事的。这源自我一个朴素的想法:先假设食品里可能有毒,但不同食品毒的种类不一样。比如有的激素多,有的农药多,有的加了三聚氰胺,有的加了福尔马林。但如果你换着样吃,那么你摄入每一种毒就不至于毒发身亡。而且,我仔细分析了那些新闻事件,凡是最后致死致残的被害人,不管是因为吃了毒豆腐还是吃了毒牛奶,基本都是长期信赖一种品牌。这就让我更加坚定了“品牌需更换,信赖要有度”的信念。在买食品,特别是给女儿买食品的过程中,我就像曹操一样多疑,只有相对信任,没有绝对信任。

还别说,我这个法子,虽然不敢说100%安全,但也确实颇让我有几次躲过了食品“有毒门”。以奶粉为例,我说过,三鹿,伊利,蒙牛那种不自然的浓香,使我早就将他们列入黑名单。选择了虽然淡出鸟来但喝起来味道还正常的三元——我总觉得,味道淡是好事,说明不过是掺了水。这让我躲过了三聚氰胺门。而半年前的换掉进口森永,又让我躲过了“瘟疫门”。以前有阵子我总买咯咯哒鸡蛋,也是本着自动更换的原则换了,后来咯咯哒被曝光含三聚氰胺。

以前,三元在北京超市里份额很少,与蒙牛伊利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三元销量大了,铺货多了,我反而有点担心。秧秧在奶制品的摄入里,奶粉是完达山,酸奶是三元,完达山都有,奶酪则是百吉福和光明。这样分散风险,万一哪一种某天被曝光有毒,起码我们摄入的都不太多。

我的事儿妈罪证之二,还体现在在家庭餐桌的多样化采买上。我家里人吃饭特点是量少样式多,所以价格昂贵的品牌绿色蔬菜对我来说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每次买一点点,也不显得太贵,也免去了在菜场只买一个土豆的尴尬。但这些蔬菜我也经常换品牌,一是选不同牌子,二是选不同产地。在我印象里,中国食品安全,一旦出了大问题,常常是地域性的。比如毒奶粉多出自河北,毒樱桃萝卜出自京郊。

不仅如此,我还有个一家之言,那就是各种蔬菜的种植方式不同,必然带来“投毒方式”不同。比如据说芹菜辣椒一类,据说因为天然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害虫不会侵扰,此类蔬菜,必然没有农药,所警惕的应该是激素与化肥的问题。我在购买的时候,会选择个头看上去比较正常的,不要太过粗壮肥胖的。总有人认为绿菜就是好来就是好,餐桌上四盘绿叶子最健康。其实据说绿叶子菜最容易有虫害,常常是农药超标的重灾区,所以吃之前要仔细泡过,还要控制摄入量。一天一盘足矣,最好别吃太多。

去饭馆我就更事儿妈了,堪称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生怕我们全家被人毒翻了去。在外面吃饭,即便是自己比较认可的饭馆,也很少点油炸食品,因为我假设它们都用地沟油。或者说,我想可能他们炒菜还不至于用,油炸难免要用的。而海鲜我也常换种类,因为我假设各个海域的污染类型不同。甚至连日用品,我都会隔一阵子换换品牌,以免习惯了某一种毒,得了某一种病。甚至买茶,我都坚持在不同的茶庄买不同产地的绿茶。我小心谨慎就到了这个地步——我不事儿妈谁事儿妈?

如今的社会,什么都不安全,所以我们更要学会保护自己,毕竟健康才是第一位的。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不用这么“事儿妈”,可以对市场上出售的所有东西放心,生活得潇潇洒洒,我想,这个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吧。

孩子,咱家不穷,鸭蛋就不要带回来了吧!
梦醒时分  评论于  2011-3-22 20:24:50
现在什么都有毒!!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