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这是一本讲学前教育的书,受到了很多启发,也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事儿。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聪明的乖宝宝,认为学校的教育是最好的,于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学校上,却从未想过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更没有想过自己在“教育”中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父母在教育中的缺失状态,让我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在社交上,为了让对方喜欢自己,得到对方的认可,于是去迎合别人、投其所好,自己活的特别累。我父母没怎么上过学,他们不懂怎样去教育小孩,我不怪我的原生家庭。但是我思考更多的是现在我也长大了,并且结婚了,如果我要是有了小孩,我应该给他怎样的教育呢?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核心观点有两个:一是教育要从小抓起,其实孩子的感受能力非常强,不要总想着等孩子大一点了再去教育他。二是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学习的最好工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父母的言行开始,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本书基于这两个观点,延伸讨论如何让孩子在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为一个聪明、勇敢、自信、积极向上、有交流和安全感的好宝宝。 其中给出的方法论实用性很强,值得我们参考学习。接下来我就用胡可在《妈妈是超人》中的表现来具体地谈一谈《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中的方法论。 之前对胡可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京华烟云》里虚荣、张扬、跋扈的牛素云身上,但是看了这几期节目后,立马对胡可路转粉。我在节目中看到的她,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但却把两个儿子教育的特别好。比如说,胡可带着小鱼儿去医院体检,安吉在幼儿园等他们来接足足等了90分钟后,没有生气,也没有埋怨妈妈和弟弟,反而画了一张蜗牛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胡可问他,是不是觉得妈妈来的太慢了,妈妈下次早点接你......看到这个片段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对家长的反应和态度才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家长们的教育成果。而胡可说的这一句话,可见她对孩子的观察和理解有多深。 在这个片段中,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胡可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她能做的只是静观其变引导式教育。
想要学习胡可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件难事。我们来看《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里面的方法。 ▎方法一: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 孩子大哭大闹时,会有不少父母听着烦,就会着急地大声呵斥小孩,让孩子安静下来。试问,如果大人了解孩子孩子真正的愤怒和需求,他们还会这么做吗? 尼莫把馅弄进杯子里,安吉和胡可都问他:“想干嘛?”尼莫说不上来,胡可却明白尼莫只是在“瞎玩”而已,哪有什么确切的原因啊。所以她并不着急让尼莫安静下来,而是引导尼莫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是在生活中像胡可这么尊重孩子的内心体会的父母并不多,书中解释说,那是因为孩子们缺乏表达情绪的基础结构,而家长和孩子缺乏回应的能力。 胡可是如何回应的呢?首先淡定的观察着这场战争(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在战争越发激烈的时候,她大声说了几句话,掌握住话语权,顿时安吉和尼莫停止战争。你看,当尼莫哭着一步步来到胡可的身边后,胡可缓了几秒,再来抱住她。她清楚尼莫现在委屈、伤心、害怕,她用“抱”来回应尼莫的感受。 作者认为三四岁的孩子可能还没有稳定地调节和表达他们情绪的地步,而应对好孩子的情绪,首先,你不能压制孩子的内心情绪,他哭了,你不能嫌烦就打声斥责他,本来他就觉得很委屈,你这么一斥责,只会让他认为“你不理解他”,他以后有了心事更不会跟你说了。其次,你得知道孩子内心深处伤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你才会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你得教育和安慰孩子,让他感受到你的爱。这样才能,培养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 ▎方法二:必不可少的对话 看完这期节目后,我始终记得胡可说的这三句话,“真棒,大安吉”“要干嘛?要干嘛?要干嘛?”“有什么事都可以说”。现在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这几句话引导着事情的发展。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中明确指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力其实比老师大,父母跟孩子说的话,其实是在向孩子表达他们的关注、试图理解、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反馈以及构建一个积极的环境。不难推断出,经过这次“包饺子”事件后,相信胡可拥有的是一种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需要自己。 另外,片段中还有一个细节容易被人忽视。尼莫拿着杯子去了厨房后,胡可跟安吉说“看着你弟弟啊!”这是她跟安吉的对话,安吉听到后,立马跟到弟弟后面。我们可以看到,胡可让安吉参与到照顾尼莫的照顾中,一是可以让安吉获得满足感;二是能够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让大孩子担任助手的角色,可以激发出双方最好的一面。(说实话,我很怀疑胡可也看过《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因为我看到胡可的养二胎方法跟书中的基本一致!)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对话的时候,说的话必须得过过脑子,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同时,也要确定自己说的话有价值才是。 ▎方法三:让孩子成为孩子 我从小到大,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屁孩,甚至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上个世纪陈鹤琴老师面对举国上下对幼儿教育的无知时,愤然说出一句话:“父母对小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人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好一个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胡可认为两岁多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她尊重孩子在叛逆期的个性,接受尼莫又是跺脚又是摔盆子又是胡闹的坏脾气。所以,当尼莫刚开始闹情绪的时候,胡可没有立刻制止,她让尼莫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长。因为大多数人都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但是我们都可以过一种充满感情联系和善行的有意义的生活,而美好的童年几乎可以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中有这么一个例子,传统夏令营想让孩子孩子们放松一下,给他们一些自我探索的机会。孩子们做事情的目的是让自己开心,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参与程度,而不用去管大人的期待。在这里,传统夏令营允许孩子做个孩子,孩子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成长。 说了这么多,我们再来回归到核心观点上。孩子很重要,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能力。父母和老师也很重要,因为他们仍然掌控着一个超越所有其他学习环境的早期学习环境。当你想把学前教育做好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