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救药的,他们只是缺乏爱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怀才不遇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满是淤泥。大人们早就对这些孩子不抱希望,而他们在那里也看不到希望。)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面对一群调皮捣蛋的“野孩子”,校长残酷的管理手段令人不寒而栗,也让马修更坚定了改变这一切的信心,他用音乐唤醒了孩子们内心的兴趣,用包容和爱的音符拯救他们,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爸爸会在星期六来接我~ 他是班里最小的男孩子,父母在一次战役中牺牲,小佩皮诺就此成为孤儿,但他一直不愿相信,他常常在星期六独自跑去校门口,扒着栏杆等待,他坚信,爸爸会在某个星期六“如期而至”…… 他是马修见到的第一个孩子,“你在这里干什么?”“我爸爸会在星期六来接我!”小佩皮诺回答。“哦,可今天不是星期六,走吧,孩子。”马修带他回了宿舍,后来从其他老师那得知真相,他开始对佩皮诺格外的关心照顾,合唱团组建起来,选他当乐队助理,吃饭的时候把带佩皮诺在身边,晚上为他盖好踢翻的被子…… 马修每晚深夜还研究剧本,在日记本里写下自己的愿望,昏暗的灯光照在佩皮诺小小的身影上,这个孤独又安静的小男孩的内心该是温暖的……马修被解雇的那天,他正要搭乘公交车离去,佩皮诺呼喊着从远处跑来,抱着他的小狗,拎着一个小包袱——他所有宝贵的东西。“您能带我走吗?”“哦,我不能,孩子,我没有权利带走你。”“您能带我走吗?”小佩皮诺只是坚持问。车上的师傅在催了,马修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看着车子缓缓离去,佩皮诺没有离开,仍是在原地等待,和他以前在校门口一样地执著。突然,车子停住,车门打开,马修从车上下来了,这个画面令我很感动,佩皮诺开心地跑过去,被马修抱上车。 “也许,佩皮诺的等待是有道理的,马修被解雇的那天,正好是一个星期六。”小佩皮诺的等待是的确有道理的,从马修来校的那天,佩皮诺就迎来了他生命的曙光,而这个小男孩最终向这道曙光奔去,也是他从失落和孤独中出走的开始,他的执著,他坚定的信念,让这份等待变得“值得”!
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还有——天使的声音~ 单亲家庭的莫杭治,是所有男孩子里长相最出众的一个,也是经常破坏纪律被校长关禁闭、罚去搞卫生的孩子之一。他的母亲靠在餐厅当服务员打工挣钱,每周四会去学校探望,给他带去巧克力、干净的衣服…… 在马修到来之前,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渴望自由,受制于教育体制,他们内心有梦想,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去实现,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任何兴趣爱好。 我想买一个热气球~ 这个小男孩一出场,就因为从窗户扔东西而意外将另一位老师马克桑斯的眼睛打伤,他的淘气一点也不亚于有着天使面孔的皮埃尔。(应该说,淘气,就是这些孩子们的共性吧。他们渴望自由,却挣扎于泥沼,只能希冀以各种奇葩的游戏为乐。)但他没想到会酿成大错,又不敢站出来承认是自己所为。 校长的做法是,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拉出一个孩子去接受惩罚。这种不公平也不明智的做法,让初来乍到的马修感到惊诧,但他又不能反抗,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化和教育另一个本该接受惩罚的孩子——科尔班。他原本想带科尔班去见校长,但是走到门口就听到另一个被冤枉的小男孩惨痛的叫声,科尔班下意识地退缩,马修也有些于心不忍,他没有将科尔班推出去,但科尔班为要自己所做的错事付出代价——去医院照顾被伤害的马克桑斯老师,直到康复为止。 这部影片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永远不会过时。如果我们现实社会多一些马修这样的老师,从学校会走出更多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成绩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