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习惯怎么做?这4个方法很重要!
如果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近代教育学家叶圣陶给出的答案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那么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什么时候呢?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
在幼儿阶段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比如: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不掉饭,做事不磨蹭、动作要快等等。
在小学阶段,则要尽可能多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不会的字自己查字典,按时学习,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好书包,在外面要留心观察。
总之抓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因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强,越容易塑造。做家长的,培养孩子习惯,要把握一个原则: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
让孩子从小到大要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在孩子还没形成习惯前,就要注意纠正和引导孩子多形成好习惯,这就是多“塑造”。
因为这样容易,但有时一不留神孩子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等家长意识到时,要想改,这就难了许多,这就是“改造”。
小学阶段除了要继续管、教以外,也要重视疏和导,做到管、教、疏、导同时并用;孩子越是长大,管和教就应该逐渐减少,而疏和导就越来越处于重要地位。
孩子越大,就越要增加“疏”和“导”的分量。孩子进入初中,父母对孩子的“疏”和“导”就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了。
进入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较强,他们已经不再屈从父母的管束和说教,希望父母尊重他们,与他们平等的沟通。这时,激励和引导就应成为教育孩子的主导原则和方法了。
总之,如果父母能综合运用管、教、疏、导的四个原则,注意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教育方式,就能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当然,以上四原则要想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之上。
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就不会有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没有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就不会有对孩子良好的情感沟通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当然也不会有有效的教育。
而且,一个教育水平越高的家长,一个越有教育智慧的家长,越善长于“疏”和“导”。对“管”和“教”用的成分就用的极少。因为他们总能抓住孩子的内心需求,总能把握孩子的内心感受,随机进行引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