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妈Grace  发表于 2011-7-28 19:15:38| 2448 次查看 | 1 条回复

据报道,一对年轻夫妻带他们10个月大的宝宝,到位于本市皋兰路上的卢湾区早期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参加早教指导活动。其他同样月龄的宝宝都在爬来爬去,他们的孩子却静静坐在那里。家长很着急:“他是不是有点自闭呀?”该中心主任茅红美上前,趴在宝宝对面,边倒退,边拿拖拉小鸭逗他玩。宝宝笑了,慢慢地朝着老师的方向爬过来。这么小而且健康的宝宝,父母缘何要给他贴上“问题”标签?一问才知道,原来父母平时工作忙,小孩主要给老人带,和别人的孩子比,做父母的总觉得他发展得比较慢,很担心。

0.jpg

作为上海市第八届“儿童工作白玉兰奖”获得者,在接受女性周刊专访时,茅红美告诉记者,与家长们普遍担心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比,她更担心的是,某些父母不正确的理念、过于忽视或过于重视的态度,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早”教是拔苗助长之“伤”

场景1:跟父母来到早教中心的教室之后,很多小孩就直奔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去。父母往往紧随其后,拿起一两样玩具追问小孩:“宝宝,你说这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啊?”虽然宝宝理也不理,但父母们却认为这是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方式。茅红美提醒说:过早地实施与孩子发展成熟度不相称的教育,这种拔苗助长只会“伤”到孩子。

茅红美告诉记者,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从这个角度来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要遵循一般的生长发育规律,稚嫩的孩子容不得任何违背规律的拔苗助长。比如有的孩子十个月就会开口说话,有的一岁半了都不肯发声,这两种都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并没有“笨”和“聪明”的区别。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孩子成熟发展的规律。提前训练,其结果很可能就是把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比如说,对0-6个月的小婴儿来说,视觉发育很重要,他从慢慢睁开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到最后可以用手抓住在自己面前动来动去的玩具,这就是一种成长发育。有位宝宝才五个月,妈妈已经着急地问:茅老师,你看我家宝宝怎么老是抓不准玩具啊?茅红美说,这时期的宝宝能伸手去触碰自己看见的物件已经很不错了,而家长急于训练他精准抓握东西是不现实的,太心急了。

茅红美说:“有些家长在孩子玩得高高兴兴的时候,并不细察孩子关注和感兴趣的是什么,而是不合时宜地问:‘宝宝拿的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事实上,一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颜色和形状的概念,他回答不出这些问题;而十几个月的宝宝可能能把不同颜色的玩具分开,但受语言发展的影响,也可能说不出来。更重要的是,家长们武断地打扰了孩子原来专注游戏的乐趣,虽然孩子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一种颜色或者形状有了认识,但你破坏了他愉悦的心情,甚至是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可谓得不偿失。”

“会玩”的家长培养会玩小孩

场景2:家长和宝宝一起垒积木。有的家长把积木往孩子面前一推,说:“宝宝,你玩呀。”自己就坐在那里看着孩子。有的家长自己先忍不住兴致勃勃地搭起来了,被孩子一下子推到,再搭,再推……如此反复几次,孩子终于慢慢地也开始跟家长一起玩了。

茅红美感觉到有些家长在生活上把孩子当成弱智,而在学习上把孩子期望成天才,可以无师自通。“常有家长困惑地问:‘我们家里有很多玩具,但孩子玩过一两次,就丢在了一边,好像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事实上,家长如果不给予适当的陪伴和示范,让孩子自己怎么玩呢?就像和二十个月的宝宝垒积木,有的家长说孩子没耐心,只会推倒,和他玩真没劲。但另一位父亲想法做法不一样,他垒高一次,小朋友推倒一次,因为他很享受那种破坏的快感。这样五六次之后,他也模仿爸爸的样子一起搭起来,还有意识地去找相同的形状和颜色搭配,这就是在破坏当中逐渐学会建设。所以我经常告诉家长,只有会玩的、变着法子玩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会玩的小孩。”


同样地,只有“会说”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会说”的小孩。茅红美介绍说,近来一项研究发现,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的婴幼儿语言爆发期(2岁左右)有推后的迹象,其主要原因是在家庭中,“有意义”的对话减少,“无意义”的声音增多。对孩子来说,所谓的“意义”,是指这些对话是针对孩子的,是跟孩子互动的,而不是一些背景音而已。比如,同样是讲故事,如果是妈妈亲自讲故事,她会注意语气语调,并根据孩子的反应做出应对,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有意义的”;而如果妈妈用CD播放故事,或者给孩子看电视,对孩子学习讲话的意义就不大。茅红美表示:现在很多都是小家庭,家庭成员单一,再加上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托付给祖辈和保姆,使得孩子的生活中缺少“有意义”的语言环境,这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学习语言弊大于利。

别拿成人的模式去框孩子

场景3:7个月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口试期”,经常会把手、玩具伸到嘴巴里,吃得津津有味。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这样多脏!就使劲把孩子的小手、玩具给拿出来,甚至会通过吃一次打一次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再吃手。

茅红美说,在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很正常甚至是很有必要的行为,比如说“口试期”,这是孩子感知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感知外部世界的一个初级阶段,逐渐地,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探究会从“口尝”转移到以手部为主。武断地阻断孩子以“口尝”方式感知、探究、学习,正是基于家长不了解婴儿的成长规律,按照成人的模式去判断事情的价值。

不要拿成人的模式去套孩子,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比如父母带孩子去游乐中心玩,出于“不吃亏”的心理,希望孩子能把每样玩具都玩个遍,但孩子可能只对其中一两个父母认为非常廉价的玩具感兴趣。有的父母就硬把孩子拽到昂贵的玩具前面,说“宝宝你看这个多好玩啊”,孩子却感到很受伤。

在茅红美看来,如果父母连这一点尊重都做不到,又何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呢?“比如你带孩子出去玩,你要提前告诉孩子,我们明天去什么地方,去见什么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如果不喜欢,你还可以怎么做,等等,而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没有任何告知。要让孩子感觉得到,你是很尊重他的意见、愿意听听他的想法的。这样一来,孩子才愿意跟家长交流,才会有更多的想法。”

给孩子充分的“可以”

场景4:著名科学家格雷两岁的时候,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瓶子很滑,一撒手就掉到地上,碎了。他的妈妈没有责备他,也没有大呼小叫,而是说: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那么大的奶水坑!既然损害已经造成了,你要不要在奶水坑里玩上几分钟?

这是茅红美经常提到的一个出色的早教案例。孩子不小心做砸了某事情,他本来已经够难过的,父母再去责备他也于事无补,那么何不放轻松一些?茅红美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最欠缺的一点就是,无法把哪些是应该做,“可以”做的,以及哪些是不应该做,“不可以”做的,明确地传达给孩子。“你要同时把‘不可以’和‘可以’都告诉孩子。比如,你告诉孩子不能抓妈妈的头发,那他能够抓什么?你得提供给他。他正处于一个抓东西的时期。再比如,你告诉孩子不能摔杯子,不能摔碗筷,那他可以摔什么呢?那就给他一个皮球,让他能摔个够,他就不会心心念念想摔杯子了。所以说,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不能光靠各种‘不可以’去围堵,还要辅以足够的‘可以’去疏导,让孩子有个释放能量的出口。”

经常有父母告诉茅红美,说自己的小孩“不好管”,很会“耍无赖”,明明说好只看半小时动画片,时间到了,哭着闹着要继续看。茅红美解释说,父母守住自己的底线非常重要。既然已经制定了半小时的底线,就不要给孩子打破这个底线的机会,因为一旦成功地打破一次,孩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底线以上,父母也必须允许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能将底线加码。比如父母给孩子划定一个活动区域,在这个区域之内,孩子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父母绝对不能干涉,但在结束后,可以要求孩子把玩具收拾好。

茅红美的“早教”理念获得了大多数父母的认同:早教老师并没有能力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什么人,我们只能跟你一起,走近你的孩子,认识你的孩子,同时从各方面协助父母,让你们的育儿理念更正确一点,育儿方法更科学一点。

由由围棋  评论于  2011-7-29 17:41:07
。。。。这个我该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