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  发表于 2011-7-27 14:43:04| 1651 次查看 | 0 条回复
一、学校概况:
      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简称打一小学)是上海市首批素质教育实验校,曾入选中国图片社编《中国名校》文献档案和上海市十大名牌小学,是华师大教育实验基地,是杨浦区“名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学校”。学校被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列为全国素质教育定点考察学校,被香港新华社列为香港校长内地考察联系学校。打一小学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艺术教育示范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三学先进集体、上海市花园学校,中国创造教育学会实验基地,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校。学校目前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1000多名,教师中80%以上具有本科学历,90%教师已修完研究生课程,是全市小学教师平均学历最高的学校。教师中60%获得过市、区和全国的各种奖项,50%以上参与国家、市、区级等教育课题的研究。学校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10名,特级教师1名。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学校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努力做到注重学生道德、知识、技能、心理的和谐发展。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校逐步探索出体现人文思想,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学校文化和主题周系列。近几年,又在校内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十多个综合课活动课程系列。

二、办学理念
1、学生:人本教育: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创造条件,培养兴趣。
2、教师:人文管理:崇尚知识,崇尚理性,崇尚情感,崇尚奉献。

三、超越规范的管理
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的管理,强调四句话:
     在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
     在工作中的勤奋和自励
     在交往中的坦诚与合作
     在利益前的理智与淡泊

四、轻负担高质量的业务管理
      在业务管理方面,多年来我校以高质量轻负担为抓手,在实践与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四不”、“四管理”、“四鼓励”的教学管理规范。
      所谓“四不”,即:不订任何加重学生负担的复习资料,强调用好、用活现有教材;不搞大面积的补课,强调有针对性的补差补缺;不办任何形式的提高班,强调班内40分钟的上课质量;不搞单一的课堂教学,强调开展课内外、校内外各种形式的课外兴趣活动。为落实四不要求,学校规定任何教师、任何部门不得为学生征订规定以外的任何资料。规定早上不开设早读课,晚上5:00以后全校清场,不许加班、加点补课。一、二年级学生回家不带书包(没有回家作业),40分钟必须专课专用。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老师,学校在三级考评时将降低一个等级。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开设了30多个兴趣组,全校学生100%全都参加。所谓“四管理”,一是管作业。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并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各年级、各班级作业量和学生完成作用、老师批改作业的情况。二是课堂教育常规管理,主要检查教师专课专用和课堂教学能力等情况。三是管质量分析。每次测验、抽查和考试,教导处都事先提出试题要求,事后先教研组后学科组,乃至全校进行质量情况分析。公开各科老师教学质量情况,这样既使一些共性的质量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又沟通了教师们对彼此业务情况的了解。四是管教师业务的交流和素质的提高。学校规定所有45岁以下的中青年老师每学期必须上两堂公开课,还规定任课老师必须写教学随笔。根据听课评课的要求,我校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也因此搞得非常活跃,整体教学水平日益提高。
    “四不”和“四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限制与规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校管理形成一种人人皆知的规范,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良性轨道上运行,但是有规范还必须有自觉执行规范的素质。因此,我校又提出了“四鼓励”,鼓励老师上公开课,探索课,在我校每年所上的近300堂公开课中,绝大多数是教师们为探索某种教学难题而上的探索课;鼓励老师跨学科,跨学校听课,多年来学校里已形成了有好课就听,有空就听课的好风气。鼓励老师开展教育科研,目前学校共有科研课题20个。我校在历届教育科研或其他单项科研成果评比中都有不少的老师获奖。 鼓励教师自我进修,许多教师都在利用业余时间进修本科学历。               

五、学校科研情况:
      教育与科研密不可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校目前正在实施的集体和个人的课题有几十个,其中大课题有如下几个:教育部跨世纪重点课题:提升教师素质行动研究;市级课题:从建立规范到超越规范;学会关心学生研究(与华师大合作并被定为华师大211规划课题)小学生民主生活训练研究;区级课题:人文思想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小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课程改革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等。

六、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系列。   
1、校园文化系列。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陶冶了教师的情操,我们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都以摇篮命名,她们包括摇篮校刊、摇篮电视台、摇篮广播台、摇篮书市、摇篮画廊、摇篮剧场、摇篮书友社、摇篮合唱队、摇篮英语演剧组、摇篮腰鼓队、摇篮鼓号队、摇篮舞蹈队、摇篮铜管乐队、摇篮民乐队等。参加摇篮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占全校30%以上,而受其影响的则是全校每一个师生,校园文化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文化和艺术气质。学校的校园文化以摇篮取名,是想让学生知道打一小学是他成长的摇篮,我们希望学生在打一小学读书的同时,也沉浸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使他长大后也记得,他童年时代就读的打一小学有一个摇篮校园文化与他相伴,助他成长,摇篮是他的童年伴侣。
2、 主题周系列
      学校在教学管理中重视课内外的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主题周系列,共有8个周和一个摇篮文化节。这些主题周不是单纯的学科兴趣活动,她从文化的角度立意,在学科的兴趣活动中,体现文化的意蕴。每个主题周都由老师具体负责策划与实施,主题周的标志、吉祥物、主题词、宣传语则在全校学生中征集。在主题周活动中,门厅里宣传海报不断,活动进展的信息不断,获奖学生的名单在电子显示屏上全天候滚动推出,加上精心策划的各不相同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使主题周活动不仅有学科的特点,又有浓浓的校园文化色彩。主题周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多方面为学生创造了成才的条件。
3、 学校实验课程系列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几年前就在校内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在五个年级的活动课中除了增加电脑、英语等兴趣课外,还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活动课程系列,这些课程努力渗透人文思想,从小培育学生的文化底气,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因素。具体内容有:文明礼仪、观察与想象;影视乐园、童话世界;科普天地、绿色国防;音乐时空、运动与欣赏;美术博览、阅读与赏析。这些课程一部分请一些专家、学者、演员、运动员来校讲课,另一部分课程则由我校老师自己承担。

七、办学实绩:
      几年来学校获数十个各类集体先进奖励,有办学声誉日增,先后有上海电教中心、中央播电视学院、中央电视台、上海市中小学奖励基金会、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上海电视台、澳大利亚昆士兰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等来校拍摄专题片、新闻片和华语教学片。此外,《时代中国》画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报》、《语文报》、《少年报》、《上海教育》、《教育参考》、《中小学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上师大学报》《东北师大学报》等报刊杂志都报道了我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来自国内外的教育界同行和专家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赞赏。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