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何引导初学或稚龄的孩子进入写作?

时常有父母反应,孩子的作文是他们把着手一句一句念出来才完成的,若不如此,孩子可能坐在书桌前几个小时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前面我们说过,写作应该是人的本能,像呼吸一样自然,所以当孩子迟迟无法下笔时,在他心中存在的最大障碍就是写文章是一件困难且遥远的事,这时我们就要强调书写和说话是一样的,以及引导他在生活中找相关的经验,让他觉得写作是一件没甚么大不了的事;当他真的出手下笔了,那么不管他写得多么幼稚,或多么需要改进,请先给予他赞美与鼓励,让他有信心的写下去。

把着手教孩子写文章,不是绝对的不可以,只是过程中仍要不时的放手让孩子自己思索,当文章完成后,带着他回头欣赏这篇作品时,可以特别夸奖属于他贡献的辞句或想法,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亲子书写中培养自信,而不是依赖。我还是想强调,父母师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学习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正面帮助,当我们抱着喜悦分享的心情参与孩子的写作时,那会是孩子愿意继续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千万别吝于给孩子掌声与赞美。


8.如何教初学的孩子分段及打标点符号?

这两个问题确实会造成初学写作孩子的困扰。我的经验是教孩子分段可从题材着手,选择类似快乐、伤心、美食、脸红的时候这样的题材,让孩子从生活经验中找出三、四件事来描述,一段叙述一件事,这样孩子很快就能抓住分段的窍门了。至于标点符号,我的方法则是告诉孩子,我们说话时不可能一口气从头说到尾,我们平时说话的习惯是说一句话,便会换一口气,这换气的地方就可以打逗点,至于整件事说完的时候,那就可以打句号啦!接着再慢慢地教他们惊叹号、问号以及顿号的使用,至于说话时会用到的冒号、引号,再加上书名号差不多就够用了。

记得!这些基本的符号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最开始让孩子能掌握逗号、句号就可以了,其它的就等实际遇到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教,多使用几次孩子就会记得了。


9.写作需要文法的辅助吗?

曾经有一位家长很自豪的告诉我,她那才低年级的孩子已开始深入学习文法,藉以打好未来写作基础。老实说,我听了十分的生气,文法不是不能学习,只是请把它和写作分成两件事。

对以母语写作的任何人来说,均已具备了基础的文法,除非要挑战更精准的书写题材,类似古诗辞、文言文,或专业的研究报告,才需在文法上多所讲究,一般的写作若时时以文法为前提,结果必然是寸步难行,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稚龄且初提笔的孩子。文法的学习是可以增强语文程度,提高在校的国文成绩,但我都不以为该在孩子逻辑观念尚未成熟前,便给予过于艰深的文法,与其用死记、考试的方式要孩子接受,不如仍是藉由阅读从根本提升孩子的语文程度来得更扎实。

唉!在这里,我真的很想呼吁一下联考及在校的出题老师们,是不是可以不再用文体及书写手法的分类来困扰孩子了,就算分得出甚么是抒情文、说明文,以及甚么是夸饰法、比拟法……,这对阅读、书写有何帮助呢?这样的所谓语文程度要来何用?


10.写作真的需要灵感的帮助吗?

在书写的过程中,有时确实会灵光乍现,思绪奔腾不已,但我以为这所谓的灵感,绝对不是天上莫名其妙掉下来的礼物,而是平时接收、长时间累积下来的资本,在思维触碰到某个范围时,相关的信息便蹦跳出来为你所用,若平时对周遭环境、时令变迁、人情世故均无感,那么就算枯等数日,灵感也不会从天而降的。

所以平时便可鼓励孩子多听、多看,多多去感受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包括季节的递换、大自然山川风雨的变幻,以及观察人与物的特色,当然别把它当成功课,而是由我们带着他们去感受、去体会,把它当成是游戏般化入生活中,让观察变成一种习惯,让感觉变得更为灵敏。当一个孩子具有灵敏的感官及观察力时,对写作绝对有加分作用。关于灵感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只要进入书写状态,所谓的灵感便如泉涌般源源不绝,所以当孩子在下笔前若是处于发呆状况,那么我们应该尽量鼓励或引导他先动笔,等他进入写作后,便尽可能的别打断他,即使遇到不会写的国字,也告诉他写注音无妨,等最后文章完成时,再询问或查字典补上国字即可。


11.如何看待孩子的作品?

当我们捧着孩子的文章时,请以分享的心情代替要求与苛责。孩子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们的成长记录,写作不是一蹴可及的,所以我们不要奢求孩子挥笔即可完成一篇成熟完美的文章。段落不明、错字连篇,甚或言之无物,这样的文章常让父母心急不已,我以为即便如此,仍要多给孩子一些空间与时间,也就是说要多容忍一些他们的错,写作和写功课是不一样的,当孩子天马行空翱翔在书写的世界时,下笔时所发生的谬误绝对不能和写千篇一律的功课相提并论的,若我们只就表面形式、文字指正他,怯弱一些的孩子可能会自信尽失,就算神经较粗大的孩子,可能也会因此失去写作的乐趣。其实只要鼓励孩子养成写好文章后检查的好习惯,就可以避免许多因大意而产生的疏漏。

我仍想强调,在看孩子的文章时,尽量以分享代替要求,以鼓励多过指正,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写作的陪伴者,且作一个懂得隐忍、有耐心的读者,只要孩子愿意写、乐于写,父母所担心的那些容易发生的错误,都会随着他们心智成长且熟能生巧的状况下迎刃而解。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Donny  评论于  2015-12-7 11:20:00
福娃宝宝  评论于  2015-12-9 11:36:34
谢谢楼主分享!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