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haoxuexi  发表于 2014-5-5 15:20:31| 2139 次查看 | 3 条回复

我家孩子现在奥数学到三年级下学期,为了帮孩子更好的学习奥数,我自己归纳了一些奥数公式,即必须死背内容,适合三、四年级。下面是一部分内容,想看全部内容就在最后下载附件!!


奥数算式公式

1.A(B+C)=AB+AC                        A(B-C)=AB-AC

2.789×11=8679(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ABC×1001001=ABCABCABC

3.(A+B)×(A-B)=A2-B2                  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4.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5.项数=末项-首项+1                    被=商×除+余

6.除=(被-余)÷商                      商=(被-余) ÷除

7.棵数=段数+1(两端都植树)           棵数=段数(一端植树;首尾相连)

8.棵数=段数-1(两端都不植树)           总棵数=(每边棵数-1)×边数(方形植树)

9.(和-差)÷2=小数                     (和+差)÷2=大数

10.两数和÷(倍数+1)=小数(一倍数)       两数差÷(倍数-1)=小数(一倍数)

11.C正=4aS正=a2;C长=2(a+b)S长=ab     A2B2=(AB)2

12.21×35÷15=21÷3×35÷5             111=3×37;999=27×37;10001=37×73

13.1001=7×11×13                      2001=3×667=3×23×29;

14.尾-头=不包括尾                      尾-头+1=包括头、尾

15.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正反相行均可)

16.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17.总量÷个数=平均数                   总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18.最大公因数=最小除数相乘(短除法)   最小公倍数=除数×商(短除法)

19.每层总数=(每边总数-1)×4            每边总数=每层总数÷4+1

20.实心方阵总数=最外层每边总数×最外层每边总数

21.空心方阵总数=(最外层每边总数-层数)×层数×4

22.空心方阵总数=(最外层总数+最内层总数)×层数÷2

23.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总数=空心方阵总数÷4÷层数+层数

24.奇数层方阵中间层总数=(层数+1)÷2

25.方阵每边上的数量均相等。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总数减少2,每层总数减少8。

26.(盈+亏)(总量的变化)÷两次分得之差(个量的变化)=人数或单位数

27.(盈-盈)(总量的变化)÷两次分得之差(个量的变化)=人数或单位数

28.(亏-亏)(总量的变化)÷两次分得之差(个量的变化)=人数或单位数

29.渡(来一次,回一次)=运(来回一次)×2-1(最后一次不回来)

30.总数÷周期=A(为周期中的最后一位)。。。。。。1(为周期中的第一位)2(第二位。。。。。。依次类推)。

奥数文字公式

1.头和脚和(已知头总数,脚总数),用假设法:假设一种动物脚数求出总脚数,得到与实际脚数之差(看错脚数),再除以两种动物脚数之差即可得到其中一种动物数量。假设鸡即求出兔,反之亦然。

2.头和脚差(已知头总数,脚数之差),用和倍法:从动物总头数中减去多出脚数相对应的动物只数,使动物头数相等,兔脚数为鸡脚数2倍,最后勿忘加回减去脚数相对应的动物只数,即可用和倍问题解题。

3.头差脚和(已知脚总数,头数之差),用配对法:从动物总脚数中减去多出头数相对应的动物脚数(此时动物头数并不相等),除以一对动物脚数,即可得出未多动物头数,最后勿忘加回减去头数,可得出另一种动物数量。

4.锯木头:一次二段,二次三段,三次四段。。。。。。


奥数公式.docx (20.25 KB, 下载次数: 26, 售价: 6 爱币)


孩子,咱家不穷,鸭蛋就不要带回来了吧!
zhusiyuan1215  评论于  2014-5-5 15:29:41
看过拿分走人
rwyib  评论于  2014-5-5 15:36:00
laixuexi  评论于  2014-5-5 15:57:52
楼主真厉害 非常有用啊 物有所值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