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转】自我厌恶、自我仇恨:如果不喜欢自己,怎么办?

已有 3135 次阅读2015-6-18 16:12 | 健康, 历史, 影响

一些人不幸生于受父母虐待的家庭,受到轻视并且无法培养健康的自尊。另一些人生来就对自己有一种消极的倾向,因为他们的外表、残疾,或者没有人知道的原因。

  研究一直支持这样的观点:不喜欢自己就很难快乐。

但是当我们不喜欢自己的时候,怎样学会喜欢自己?我们不喜欢自己的哪个部分?

充满自我厌恶的人通常以为他们不喜欢自己的每一个部分,但这几乎不是真的。更常见的是,如果被问道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哪个部分,他们会给出详细的答案:他们的外表,他们在学业或工作上的无能,或者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什么自我厌恶的人轻易忽视他们身上好的部分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答案与他们身上的消极品质无关,而是与他们对自己施加的过多重量有关。不喜欢自己的人通常承认他们具有积极的品质,但情绪上的影响掩盖了这些积极品质。

自我厌恶的根源

学会喜欢自己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实际上许多人花去一生的时间来寻找自爱的疗法,就像一个成人年而不是孩子在设法学会一门新的语言。

然而在改变发生之前,我们需要先领会自我厌恶的本质原因,我不是指历史原因。最初导致人们不喜欢自己的那些事件,引发了自我厌恶的思维过程,并且在这些事件解决以后仍然存在。

如果这个思维过程没有受到挑战,那么它将会积聚更多力量,就像山上滚下来的一块石头,只要没有东西挡住它,就会越滚越快。

例如,你的父母也许在你小时候没有表扬或支持你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甚至只是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你,就会导致你认为他们不关心你,从而导致你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关心。

正是最后这个想法,而不是你父母忽略你的这段回忆,聚集了你内心的力量来厌恶你自己(如果没有在早期用成人的思考来检视它的话)。一旦当“我不值得”的这段故事嵌入某人的思维中,它将很难再去被怀疑,尤其当我们找到证据证明它的时候。

但这个故事只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说的。它也许包含了一些事实,比如我们没那么有吸引力,或者我们许多时候会失败,或者我们的父母并不认为我们总是那么可爱。但是用这些事实得出一个所谓的结论说我们只配得上对自己的嘲笑,那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思维错误。

自尊的来源

问题在于我们凡人几乎不可避免地从错误的地方取得自尊,就算是那些拥有健康自尊心的人。我们看中的是佛教中所谓的“小我”,那个似乎比其他人更好的一部分自我,然后我们过分依赖它。

换句话说,我们把自尊理解为自己独特的那部分:我们的外表、技能或者成就。然而我们只有经历失去这些支持的基础,才能认识到依赖它们来建立自尊是多么危险。

外表,我们都知道,会憔悴,我们经常会发胖。疾病有时来袭,让我们跑得不再像以前那么快,精力不再那么集中,思维不再那么清醒,过去的成就失去了以前的威力。

我并不是说把自尊建立在我们的积极品质上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把自尊建立在那些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就能体现价值的良好品质上。我们应该唤醒我们本质上的好,即佛教中的“大我”,它在我们所有人的内心。如果我们想要爱上自己的生命(不是指我们小小的自尊),那么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大我”。我们必须建立对别人的智慧和同情,知道我们逐渐地转变成真正的自己,那个我们最想成为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喜欢自己,那么我们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尊严。幸运的是,这并不需要我们成为外表很有吸引力或者拥有成就的人。这只要求我们成为拥有不平凡品质的人,每个人都可以。

  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个观点:谢谢你最喜欢的人,问问你自己,是他们的什么最吸引你?奇怪的是并不是他们的身体外表或者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宽容的心灵,他们对待别人的方式。这才是让一个人招人喜欢,也让自己喜欢的主要品质。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