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可以有特区吗?
时间:2013-08-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226次

如果在谷歌上组合搜索“高考”和“自杀”,可以得到650多万条结果。今年高考之后,看得最多的一类新闻就是某某高考失利,觉得对不起家里人,然后选择用跳楼、服毒、甚至吞图钉的方式轻生。那些试图了结自己的年轻生命,已经把自己的价值和一个分数划了约等号。

中国内地的基础教育常被批评为“应试教育”,这种现象在东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普遍存在。天生多元的孩子被一套既定的考试规则束缚着,成长的分水岭是几次重大的考试,青春期用大考与大考之间的枯燥训练填埋。有没有比“应试教育”更好的并且能在大环境下存活下来的教育方式?这个话题,每年我都会和一些搞基础教育的老师以及内地的同龄人探讨。“应试教育”和所谓的“素质教育”最核心的不同,在我看来,就是有无对人本身价值的发掘和创造力的培养。重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是为对人本身价值的重拾;而不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参考答案之内,是为对创造力的开启。

如果说要内地教育一夜之间全部改制,是不现实的事情。高考作为从高中到大学最重要的遴选方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并不会消失。但是在教育界,我们可以有一个和30年前改革中国经济一样的选择:尝试特区。在这个特区之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鼓励独立思考,不让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组合的最高准绳。而为了保证特区的特殊性,在政策和资源分配上可以稍有倾斜,比如允许学校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社团活动、社区服务方面开展更多实验和探索,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赋予他们更多自主权,允许学校在其他地区开办分校,待到模式成熟之后,再以点带面地进行推广。

内地教育有没有这样的“特区”?我觉得雏形是有的,我度过初中高中六年时光的人大附中便是其中一例。在我和我的很多同学的印象里,这所学校在鼓励师生大胆创新、自主学习方面走在了很多学校的前面。

先举几个小例子:第一个,研究性学习课程。研学课是为了弥补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弊端开设的,鼓励学生自己找问题、回答问题,而不只是回答别人设计好、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大附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研学课的雏形“科学实践课”。2001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全体普通高中开设一门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寻找研究项目灵感、自主完成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必修课程,同年人大附中便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目前已有10个专业的150多项学习课题。

因为和高考升学没有直接关联,又要使用额外的教学资源,研学课并没有受到太多学校的重视。据我了解,北京有的学校直接把研学课给省略了,或者流于形式,老师每隔一段时间给学生布置个小课题,而在其他省市的多数中学,研学课更是如同鸡肋,而人大附中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保证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在扎扎实实地上着这门课,从头开始找项目、自己设计、组织调查问卷、然后写结题报告。

我在2003年升入人大附中高中,属于北京较早一批上研学课的学生。人大附中的学生做成的课题包括:行人闯红灯有怎样的成因;中关村中小学分布对其周围房价的影响等等。课程面向高二的学生开放,上课的时候不按行政班,而是按自己的兴趣组成新的班级,然后由该领域的老师授课。最终课题答辩的时候,有些在该领域内有权威的家长会加入老师参与评审。这样的训练,是对大学里探索性学习很好的准备。

第二个小例子,可以来看看老师们对个性的鼓励。高三的时候,每逢稍有规模的语文考试,大家都会按高考的形式和要求写作文。语文教研组把优秀作文集结起来,印发全年级作参考。当时一次考试的作文题是《底线》。我在写作文时联想到那年爆发的“高跟鞋踩猫”事件,打破了应试作文常规,写了一篇非常“魔幻”的作文,以“我”为叙事者,写了自己在从人向兽的变异过程中生理心理的挣扎变化。考试结束,语文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将作文集锦发下来,我赫然发现自己的作文印在上面,简直不敢相信。

我在人大附中读了六年书,接触到了不少像我的语文老师那样出色、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老师。这些师资力量不仅属于附中这一所学校,在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方面附中也做出了很多新颖的尝试,比如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和宁夏、贵州的一些学校进行互动教学;另外,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附中还制作了至少几千个小时的视频课件和联盟其他会员共享。

在人大附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位老师,他叫宓奇,2003年我进入高中时,刚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的他担任两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的物理老师(我们那届一共七个实验班,八个普通班)。这和外界有关年轻老师在附中不能带实验班的传言不符,而且在我们那一届,像宓老师那样的年轻教师还有好几个。借着任物理课代表之机,我问他,“你怎么来的人大附中?”他实实在在地回答,“我在研究生阶段实习的时候,向人大附中和几所北京的学校投了简历,人大附中是第一个回复我的,信息沟通上特别快。另外人大附中提供食宿。”

今年是宓老师在学校的第10年了。前不久“神十”上天进行太空授课,他就是地面课堂的教师之一。30岁出头,他已经做了校长助理,并担任学校研究性学习教研组组长。

谈他的例子,不仅是为校外的人士提供一个看人大附中内部师资分配的视角,还想谈谈附中对学生、教师本身价值的重视。我看许多媒体在报道人大附中的时候,经常会提到每年又出产了什么状元、理科上700分的有多少个、学校领导到处带着这些状元做访谈。这给外界造成的一个印象就是,能考上北大清华的苗子是学校的宠儿。确实,学校每年会为考上北大、清华、人大的学生张榜祝贺,高中楼里也挂了过去几年高考状元的照片,但是A1方程式赛车手程丛夫和“明天小小科学家”获奖者吴天际的照片也十分醒目啊。

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附中在中国大剧院为十几岁的杨夏男办了个人舞蹈钢琴专场,许多同学都去看了。夏男是学校一名出色的舞者,当时她表演完之后和刘彭芝校长来了大大的拥抱。那一幕令我感慨颇多:原来学校能给学生这么大的自由,学校领导会亲自为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而无法按时上课放行。这些事情当年给我传达的信息就是——学校鼓励你在不能避免的应试体制下进行多向的才华发展,无论你在哪个领域取得成绩,学校都以你为荣。

在内地,可能哪一所学校都不能完全脱离这里的大背景来搞教育。但是如果能够在难以撼动的体制内先适应好,在满足社会对学生的硬性要求外,再在较有弹性的素质方面增加投入、有所革新,我认为这正是当下最该被鼓励的“特区”模式。2008年之后,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报道逐渐多了起来,我想这当中不能排除人大附中的推动作用。

在附中那样的风气下,“宠儿”绝不仅限于有潜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才华横溢的同学绝不仅限于头几个实验班。我记得有拍学生电影和排学校英语剧特别有创意的、演戏特别受大家欢迎的、打球或者踢球特别棒的、小提琴拉得出神入化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每科或某几科的考试中表现出色,但是他们是全年级的学生明星。

在文章的开始,我说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核心差异的第二点是有无对人创造力的开启。前些天看北京今年文科状元、四中学生张韵凝发表在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文章,最后一点让我感同身受地笑了出来。她说当时文科班里的同学对高考可能涉及的社会热点话题已经烂熟于心,以致于《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说出上半句,他们就能接出下半句。可能许多人对有潜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有“学霸”的想象,觉得他们在题海的反复锤炼中成了做题机器——但这和人大附中的培养方向正好是相反的。在我上高三的时候,年级里很流行的一句话是:让老师钻进题海,不要让学生钻进题海。所以即使在那样紧张的阶段,学校的死作业也很有限。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为了能够提供一个更多元的视角,我还和当初在第一实验班、从小就参加各类数学、物理竞赛的朋友王昊谈了谈。

我问他,“当初在那么高强度的环境下学习什么感觉?”我记得高三那年带他们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是在其他省市带竞赛的主教练,心想压力肯定小不了。他却说,“很好玩,我们整体氛围特别好,老师说大家(水平)很整齐。有学习压力,但是来自自己,整体的气氛是很轻松搞笑的。”

为了跟我描绘他们班有多好玩,王昊还特别提到班里的“弹胶条”循环赛:具体是将胶条中间的塑料圆圈拿出来,在课桌上弹着玩。听着简单,可是班里的52名同学为这项活动制订了严格的规则和赛制,有队伍有裁判,最终还衍生出预测比赛结果的游戏。另外为了预防班主任老师“突袭”,他们还在班门外装了传感器,有人走近时班里的音响就会响起来预警——这些事情那个貌似严肃的班主任都知道,但是并不干预。

王昊高中毕业后进了清华大学,后来又到美国念书,现在已经回国,和另外两个同是人大附中的校友进行硬件创业,现在他们的智能照明系统已经快发售了。而他们的头批客户中就有人大附中。一路过来他也见过不少人大附中的校友,问及共同的特点,他总结:“爱折腾。”爱折腾的起源则不得不再提到附中作为“教育特区”的特点,就是她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宽广的平台,让有梦想的学生有机会去实现梦想,而不只拘泥于笔试的成绩。我过去七年也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大附中校友,感觉他们普遍有更宏观的规划,不会被眼前的局限所限。心里有蓝图,也习惯了大胆去尝试。他们敢于追求个人的卓越,这样的卓越加总起来——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卓越的推动力,也是附中作为教育特区对社会的反哺。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大众传媒和教育界的人士能够对人大附中(以及其他一些所谓“超级中学”)的模式进入更深入的分析,客观地看看他们课程的设置、教研组的方法、学生对学校认可的地方,而不只是浮于表面地报道状元事迹,附中的“特区”模式就能获得更快的推广,对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学校会是一种启发。哪怕短期内我们无法改变现状,知道教育还有单纯应试以外的另一种选择,是不是就离真正的改革近了一步?

我觉得与其“棒打出头鸟”,不如以更全面的态度看看附中和其他特区教育类学校取得的进步,看看她们的校友对于社会的反哺。在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高考现状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这样的特区,允许她们以先锋的姿态推动素质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增加。如果这种模式能够取得可持续的成功,我们所有人都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