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档位越多不一定越好 合适才是最好
时间:2013-05-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301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必需品,从“面包”、夏利到后来的富康、捷达,它们都在见证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国内的汽车行业也在蓬勃的发展,另外再加上购买车辆的人数愈发增多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手动挡车型,自动挡车型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无论是AT自动变速箱、CVT无级变速箱还是DSG双离合变速箱,它们这些不用人为换挡的所谓自动变速箱被广泛的配备到各级别车型上,然而由于技术和成本等原因不同的车配备的自动变速箱挡位也都不同,4速,5速,6速,甚至是7速,8速都在不同车型上有所配备,但选择自动变速箱时真的是挡位越多越好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是通过离合器摩擦片的机械式接合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传动轴上,并通过啮合不同传动比的滑动齿轮,提供不同的速比,从而驱动车辆并达到所需的运行速度。

自动变速箱的结构略比手动变速箱复杂,但其功能却大大提高。自动变速箱采用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设计,这一设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受了世界各地的重载工况的考验,并仍在不断改进。

一个自动变速箱是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和变矩。而在它们里面最为重要的部件就是液力变矩器,它又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部件构成,兼顾着传递扭矩和离合的作用。

位于液力耦合器中的泵轮和涡轮是液力变矩器乃至整个自动变速箱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件,说的通俗一点,这两个轮就好比两个电扇,其中一台电扇主动吹风,而另一台电扇则是被动受力,它的转动是通过那台主动吹风的电扇来带动。再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上导轮,通过反作用力使泵轮和涡轮之间实现转速差就可以实现变速变矩了。

但由于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变矩范围不够大,因此在涡轮后面再串联几排行星齿轮提高效率,液压操纵系统会随发动机工作变化自行操纵行星齿轮,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变矩。

越多不一定越好 合适才是最好

现在每个厂家都针对自己不同的车型都配备了不同的变速箱,除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的区别外,变速箱的挡位也有着不同,4速、5速、6速甚至是7速和8速自动变速箱都已经有厂家开始配备了,然而面对它们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难道真的是挡位越多越好吗?

其实我们一般所说的挡位说白了就是在变速箱中的几个齿轮所组成的,大家一定都骑过变速山地车,在山地车的后轮上都有几个大小不一的齿轮,而在汽车的变速箱中也有类似于这样的齿轮,车辆同样是通过这些齿轮来进行变速的。

而对于这些齿轮多少的选择也就是对与变速箱挡位的选择,其实车辆行驶时每一个挡位都有两个齿轮在为其服务,一个主动齿轮,一个从动齿轮,而每两个齿轮之间都有齿比,这些齿比的大小才是每个变速箱最为重要的细节。

我们还是用变速山地车为例,对于一辆拥有12速的变速山地车(前面两个齿轮,后面六个齿轮)而言,一挡,也就是前面最大齿轮,后面最小齿轮时的挡位,是前后齿轮比最大的挡位,这种挡位下车辆的加速会很好,但同时汽车人需要花费的力气也是最大的,而在汽车变速箱中一挡采用的也是这种配备,主动齿轮远远大于从动齿轮,以获得最大的车辆扭矩。而当车辆以高速行驶时主动齿轮则要远远小于从动齿轮,这样一来可以提供更好的燃油经济性,但在加速方面就会稍显不足。

所以自动变速箱具有几个挡位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个挡位之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比值设定,对于4速自动变速箱和6速自动变速箱而言,它们之所以挡位不同就是因为工程师们在4速变速箱从动轮的3号轮与4号轮之间多提供了两个齿轮,以提供更蜜的齿比、更平顺的换挡感受以及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我不得不承认在自动变速箱中,变速箱的挡位越多,在行驶时车辆在换挡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的表现会越好,但是这些良好的表现势必还要同车辆的价格来做一下比值吧?性价比高的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

如果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辆搭载着6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售价为10万元,而另一款搭载5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售价则为8万元的话,那么我建议更多的消费者选择那辆配备5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因为仅从变速箱的角度来说的话,它的性价比更高。

所以在我看来车辆搭载几速变速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变速箱的齿比和发动机是否得到了更好的匹配,如果匹配的不合理的话,那就是装上一个10速自动变速箱也是徒劳。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