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要勇于接受孩子的失败
时间:2016-11-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382次

孩子的世界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单纯。抛开教条化的教育方式,其实教育本身是一个单纯的事物,当你也用孩子般纯净的世界去对待他时,孩子才会保持一个纯净的世界。成长难免会经历失败,就连我们也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而面对孩子的失败我们为什么常常变得不淡定起来?

 
比如小朋友在画一幅画,画中画了一个狮子,但是狮子长了一对翅膀。这个时候妈妈不高兴了,说狮子怎么会长翅膀呢?于是,拿来图画样板书让孩子照着画,这个时候的孩子怎么画也画不出相册里的狮子。因为比较于画册中的狮子,孩子喜欢的是自己想象中的狮子。为什么要为了迎合大人小孩子就要改变呢?其实这种事情恰恰是妈妈扼杀了孩子的兴趣、想象力,将孩子变得失败。
 
依着孩子的本真,按照孩子的世界走下去,失败也会变得有趣起来。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案例。童童3岁,正在床上自己玩拼画积木游戏,却怎么也拼不好。拼着拼着有点不耐烦了,妈妈要上去帮助他,却被他阻止,反而大哭起来,把积木散了一床。这时,妈妈不再帮忙,由着他哭。童童一边哭一边继续拼积木,一个图形渐渐地拼的有点样子,这让他很兴奋,不知不觉中也不哭了,慢慢地拼出来一个可爱的图形。继而自己在那看着图形大笑,原来,由着孩子自己从失败中找到出路,却能发现好多快乐呢。童童的妈妈做的很对,没有继续帮助童童,让童童体会到了失败走到成功的快乐,也让童童从失败中找到了技巧,从而更聪明。
 
相比较两个案例来看,明明的妈妈更多压迫了孩子,让孩子在刻意的失败中感到困惑,这种强加的失败感是许多父母依旧延续的。这些父母常常用教孩子为借口来阻止孩子的想象力,自然孩子会获得不愉快的失败。小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作画时问妈妈画的像不像?妈妈一边说像,一边拿来图画本让我画更像的。结果,我渐渐地只学会了复制地去画,却忘记了画自己的画,每当感觉画不出来的时候,失败带来的是更多的消沉,此后,再也不想画画了,理由就是画的太不像了。现在想来:像和不像的界定是什么?作为画画来说,首先应该表现出内心的愉悦,这样才会获得快乐。就如写东西一样,如果刻意地去写一样事物,远远不及随心去写来的更开心。由此可见,往往是我们刻意地教孩子才使孩子失去了快乐,即使孩子获得了成功也不会真正体会到内心的快乐,更谈不上从失败中获取聪明了。
 
所以要想孩子从失败中获取聪明,就不要打压孩子的本真,而一切刻板的教育都会使孩子失去本真,失败变得更加失败,这才是最大的愚蠢。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从事物的探索中克服困难,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那么,下一次他就会记住失败的原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失败自然成就了聪明。
 
小编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