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某台的综艺节目《旋风孝子》,在节目中,和其他家庭和睦融洽的气氛不同,偶像剧女王陈乔恩与妈妈的的相处却好像总是很尬尴尬。
乔恩曾多次在节目中表示,自己小时候很怕妈妈,妈妈经常会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动手打人,小时候的自己就像活在恐惧中,而陈妈妈也在第四期节目中悔恨落泪,后悔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
这个案例足以引起我们对亲子关系问题的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拥有良好亲子关系家庭的孩子性格活泼,人际交往能力较强。而那些墨守成规、内向的孩子他们背后的亲子关系多多少少存在着问题。
亲子关系对人的影响,贯穿其一生
A.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
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一模式其实是一种对他人的预期,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处世方式,特别是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
B.抑郁者的依恋
很多抑郁患者都有无法与父母亲建立亲密关系的经历,而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抑郁患者感到更加孤独。
他们之所以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怕”。因为幼年时经常被父母拒绝,这种经历使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即“别人可能会拒绝我”。
研究发现,通常,这种人有一个对他人情绪并不敏感的母亲。在其年幼的时候,母亲经常忽视他的需要,或者经常采取拒绝的养育方法,不关注他,极少对他有情感方面的流露,不愿对他表现出喜爱和亲昵等。
C.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
依恋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那么这两种依恋类型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大量追踪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在性格和社交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学前期的教师评价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学前期往往获得这样的评价:
高度自尊、交往能力强、善于合作、受欢迎;
而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则被评价为:
孤独、缺乏社会交往;
抗拒型依恋的儿童通常被评价为:
具有破坏性,难相处;
研究还表明,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在成年后也最容易患上抑郁症。早期被父母拒绝的经历使得他们排斥他人的靠近,因为不想受伤害,所以封闭自己,即使明知这只是饮鸩止渴,也无法真正的解放自己。
所以,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真的不是一点点。打算要宝宝和已经有宝宝的家庭需要高度注意,父母与宝宝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他的塑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家庭和睦幸福的关键因素~
爱贝小编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