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老师批评了承受能力差咋办?
时间:2014-04-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1203次
关于孩子被批评和培养承受能力的问题,我们爱贝亲子网社区用户‘小班长’的孩子就发生这么一幕:
儿子班主任被老师狠狠的当着全班级的面批评了,把他管纪律委员的头衔给摘了。原因是有小朋友说是他在自己的桌子上用蜡笔乱画,我家小子也确实画了,不过画了就已经用橡皮全部擦了。老师说做过就是错了,手太闲管不好自己,静待以后的表现,好的话头衔再还给他。看来是我对他最近的要求低了,他也说是最丢脸的一次,哭的稀里哗啦~
怎么处理孩子被批评和培养承受能力的问题?我们爱贝亲子网的家长‘青妈’也有些心得:
女儿是个温和、快乐的孩子,看起来很“嫩”,七岁半的她经常被人误以为才五六岁,在家里还很爱撒娇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力,看起来和“坚强”怎么也沾不上边。不过,看似比同龄人稚嫩的女儿,承受能力不知不觉中已经不错了。
最近我“批评”了她几次,关于学习的事情。虽然我的批评更像心平气和地探讨,但都是严肃地指出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她也提出了要求。让我暗自高兴的是,她都很能听进去,很平静,没有因为这些批评而着急、生气。
数学老师这几天也批评过她两次。因为不习惯老师的最新要求,有两次作业写好了忘了带,所以老师批评她没有完成作业。回家说起这些事,她表现也比较平静。
最近数学书在教室里不知被哪个同学撕裂了十几页,很爱护书的她当时也没哭;还有一些小挫折,比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她都比我预期的更能承受,看起来稚嫩的女儿承受能力不错,还算坚强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力。
我与很多家长的挫折教育方法不同:不有意给孩子制造挫折;也没通过发火、打骂、训斥来提高孩子的承受能力。我也不怕把孩子表扬坏了:总是在适度的前提之下,对孩子真实、真诚地表扬,不过多地考虑技巧。但是,用我的方法,女儿逐渐成长,能够承受,或者说坚强了。
女儿不是天生如此的。三四岁的时候,她在幼儿园里可是个老师稍微一说就哭的孩子,在家里也动不动就哭,丢个东西、遇到困难更是急得不得了。
为什么女儿的承受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呢?什么是真正的能承受?
让她逐渐体验到:坏事可能变好事;或者这些不顺利很正常、没什么;有时只能随它去了,这不算真正的坚强。
我推崇的能力承受: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虽然最初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冲击,但是改变认知,用合理积极的思维去看待它们,就会改变痛苦的情绪,变得比较坦然,甚至有一些积极的态度。没有痛苦或痛苦较少,就容易承受。如果这些合理积极的认知成了习惯性思维,就建立了面对挫折、不顺利的防火墙。
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例子,不顺利的时候比较痛苦、烦恼,压力也大。虽然意志坚强能够承受,但是很不爽,所以这种能承受其实很煎熬。我们也知道在面对不顺利时改变自己的认知:感到很多事情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夸大;坏事也可以变好事;我做好自己的事,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这样,逐渐就能很坦然地面对风吹雨打,心里不大起波澜。别人眼里的压力、挫折、失败,在我看来都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儿,没什么可着急、痛苦、沮丧的——有必要为冬天的寒冷而哭泣吗?所以自然能够平静,可以轻松承受,几乎不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来帮忙。
孩子的承受能力可以这样培养
很多爸妈通过严厉的方法、制造挫折的手段去提高孩子的承受能力。受惯了挫折的孩子如果没有被折磨得变态,相信有些承受力的确会变强一些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力。
但是提高承受力也可以用更人道的途径:形成合理的习惯性思维!
1、面对批评
其实很多孩子之所以受不了批评,是因为觉得“被批评”是个大事情,好像天塌下来了,会夸大为:“老师不喜欢我了”,“是不是说明我不行啊”,这样想,自然承受不了,落泪、痛苦是自然的。——认知决定了情绪。
(1)建立合理的认知
所以,我通过平常和孩子聊天,逐步改变女儿对于批评的认知,那时平常我经常和她说:“被批评没什么啊。谁能保证自己不被批评呢?你看爸爸妈妈、伯伯伯母在单位都会受批评,有时你妈还会批评我呢。说就说呗,又怎么样呢?这只说明这件事可能我们做的不太好,改进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这样想,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应对批评,就不会那么难过,就容易承受了。
(2)情景模拟
一家三口互相批评。有段时间我们经常玩,女儿掐着小腰,找些理由来批评我们,我们也不客气地批评她,常常乐得哈哈大笑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力。逐渐地孩子就体会到,被批评确实不算什么。这其实是心理咨询中的行为疗法的一种:情境模拟——就是模拟实际的情境,让孩子去体验、学习。
(3)形成习惯
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自然出现的需要批评指正的事情。即使批评,一般也是态度平和、就事论事,不上纲上线,只是指出这个事应该注意,以商量的口气让她知道如何做。虽然态度比较严肃,但更像探讨。这样,自然孩子容易接受。所以她也进一步从这样被批评的实践中,体验到了,原来“被批评”不代表什么,只是这个事情需要改进而已。
许多父母出于严格要求的理念,喜欢挖掘事情深层次的意义。孩子出了点所谓的错儿,就上纲上线,提升到影响一生的高度。此时家长批评孩子的表情、态度,自然会让孩子觉得被批评是个很严重的事情,时间久了,就会对批评过度反应了,这还会“传染”,其他人批评他时也会习惯性地反应过度。至于父母那些声色俱厉、甚至打骂的批评,对孩子影响更大了。
虽然这种批评可能会使孩子习惯于批评,但是结果要么是压抑孩子,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抵触,怎么能做到轻松地承受呢?
2、面对不顺利
不有意制造挫折,只是利用生活中自然出现的小挫折、不顺利,和孩子一起探讨,让她去体验,逐渐地,孩子会形成一个合理的习惯性思维去应对,就会坦然面对,承受能力也就提高了。“这些事情很正常,没什么”,这些讨论观点逐渐在孩子心里扎下了根,成了习惯性思维。有了这样的口头禅:很正常啊,没什么啊,这又怎么样?所以,就会表现得淡定的多了。
3、学会理直气壮
她也逐渐地学会了理直气壮。一个小朋友不让她和别的小朋友玩儿,她心里想:你有什么权利这样做啊,所以就没理睬那个小朋友。如何使孩子经受住批评、提高承受能力?看起来很温柔的她,因为有了合理的认知,也会理直气壮、有主见地做自己的事情。
4、学会顺其自然
还有一个核心思维,既努力,又顺其自然。意思是既要努力,好好去做,但是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控的,所以应该对结果顺其自然。这与“尽人事,由天命”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好的思维、行为模式。
比如期末考试,抓紧时间辅助复习,但是对考试结果顺其自然,甚至不会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参考期末考试来了,努力+顺其自然 。
比赛,我们认真去参与,但运气不好或者能力不济,输了,顺其自然就是了。参考 赢了很高兴,输了没什么。其实这也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态度,因为有了这个态度,我们一般能发挥好的水平。
东西,我们好好爱护,如果损坏了,我会对孩子说,坏就坏了吧——顺其自然。
原计划去玩儿,但下雨去不了。我会和孩子说,不去就不去呗——顺其自然。
(由爱贝亲子网小编整理发布,信息来于社区家长)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