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知名寄宿制小学基本介绍
时间:2013-12-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427次
在幼升小择校大战中,寄宿制小学由于可以面向全市招生,没有地域限制备受一些家长的亲睐。爱贝小编整理了部分知名寄宿制小学的基本介绍,希望对大家的2014年择校有参考作用。
 
城八区较有影响的寄宿制小学如下:
 
北京小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唯一以“北京”命名的小学,诞生于1949年6月19日,是建国初期由北京市委亲自组建的公立寄宿制学校。目前,学校形成一体两翼、一校多址的办学格局,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  
“一体”指北京小学,“两翼”指包括寄宿、走读两种办学形式。“一校多址”指北京小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在本区以及北京市其他区县以不同合作形式开办了多所分校,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    
位于西城区槐柏树街的学校本部现为完全寄宿制管理,每年向全市招收适龄的寄宿学生。
位于广外马连道地区的北京小学分校、以及位于北线阁地区的北京小学走读部为走读制管理。 
   
2 奋斗小学
随着首都大规模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奋斗小学与太平湖小学、新文化街三小合并,改建成为公办寄宿走读兼有的学校,掀开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崭新一页。
 
3 中关村三小
中关村三小的住宿部位于海淀万柳地区,硬件条件相当不错。
往年三小的住宿部每年招收4个班。今年招收3个班。住宿部实行封闭式管理,1至6年级老师基本固定。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办了各式各样、各具特色的特长班及社团活动,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参加,“学一个特长,长一项本领”。如科技、电子制作、网页制作、书法、国画、装饰画、剪纸画、电脑动画及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与走读生相比,三小住校生更有条件享受学校高品质的艺术教育。
 
 
北京市知名寄宿制小学基本介绍
 
 
4 光明小学
位于崇文区的光明小学是京城小学教育的品牌校。它的寄宿部目前不大,近几年每年只招收1至2个班,今年只招收了1个班。寄宿部现位于光明小学本部北面。但光明的寄宿部很快就要喜迁新址:广渠门外二环边上的新寄宿部硬件将达到一流标准,班容量也将扩大。
崇文教委一位官员评价说:光明小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完全是一流水准,因此学生在这里学习感觉到负担不重。光明小学还开设了国学、围棋等新型课程,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英语已经成为该校的品牌学科。住校的孩子们同样享受着愉快的童年生活。
 
5 海淀实验小学
海淀实验小学一校三址,在校生4600名。这所优质校的文化课考试远高于海淀平均线,艺术教学在全市乃至全国艺术教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管乐、舞蹈、合唱这“三团”连续若干年在市区级评比中名列前茅。
该校寄宿部有寄宿生近300人,管理到位,师资不错。寄宿部本着“不求规模大,只求质量好”的原则,对每个学生负责。
新任校长赵树辉说,学校还将继续加大对寄宿部的投入力度,下一步将筹建综合科技楼,拓展艺术社团,追求高品位、高起点的寄宿制教育。
 
6 七一小学
在七一小学住校的700多名孩子在校都有“家的感觉”。寄宿部老师爱孩子,敬业。七一的一个校门与海军大院相通,环境好;学校每学期安排2至3次的安全演练。寄宿部在组织学生每天晨练的基础上,还定期开展讲故事、足球比赛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学校还专为寄宿部学生举办科技活动和团队比赛。学校寄宿部网站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去年,七一在海淀组织的五年级教学测评中,文化成绩均高于全区平均成绩。
七一的孩子大都是艺术、科技、体育“三项全能”,孩子屡次在国家级的大型演出中露脸。
 
7 上地实验小学
上地实验小学前几年由中关村二小管理,今年6月独立为法人。校长倪百明刚来这里上任。但这所“新”学校的寄宿资格则较老,已办了10年寄宿。目前在校生2000人出头,寄宿生240人。
寄宿硬件不错:木地板、空调;每天两次水果,中午晚上加酸奶,晚上还有零食。国外合作校常来该校与住校生交流。每年中秋,学校都给寄宿生举办赏月活动,开篝火晚会。学校还按月给住校生过生日,晚上提供免费电话让孩子与家长交流。每周五放学时,家长可与所有任课老师见面;周日家长可与班主任沟通。学校保证住校的孩子有足够的锻炼时间。
 
8 安慧北里小学
安慧北里小学是朝阳区唯一的纯寄宿校。
北京位于城区的纯寄宿小学也只有两所,即该校与崇文小学。两校不同的是,崇文小学自1960年创办就是纯寄宿制小学,而安慧北里小学则是自1998年开始改为纯寄宿校。安慧北里小学的生活老师都是本校的任课老师。
学校每年只招收两个班总共约50个孩子,而且还是绝对的小班额:每个班25人。每个班的男女生数大致相等。
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在这里学习、生活后,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不错。该校是绝对的招生热门校,家长往往提前一年预订入学指标。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