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
时间:2013-11-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237次
恐惧是人的本能,孩子降临到世界上后,就必须面对层出不穷的恐惧。经研究发现,在0~12岁的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儿童会有恐惧心态;40%的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的对象,而43%的6~12岁儿童会有多达7种害怕的对象。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
1~6个月
6个月以内的婴儿,听力极为敏感,较大的噪音很容易令他产生惊颤和恐惧。他只能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惊恐,如突发的嚎哭、四肢震颤、眼神中流露出恐惧等等。这时,父母及时的抱抚十分重要,可轻拍婴儿的背部,用他习惯的节奏轻轻摇晃他,嘴里说“不怕不怕”,或哼唱婴儿熟悉的乐曲。不要动辄让婴儿玩“倒栽葱”,或抛接他,玩“坐飞机”,加重他的恐惧。
6~9个月
此时婴儿开始走出家门,接触生疏的环境和面对陌生人。“害怕陌生人”成为这一阶段孩子恐惧的主题。父母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陌生的环境里,也不可强行把孩子交给别人抱,要以孩子感兴趣的方式抱他,如手持摇铃或转鼓与之玩耍,等孩子完全接受之后,才能尝试抱他;与此同时,父母也应逗留在孩子的视野范围内,尽量不要给孩子“单独留下”的压力。
这一阶段的婴儿会抗拒洗澡,会因恐惧而大哭。此时,与其强行把孩子抱进浴缸,不如让他在获得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逐步与水接触。如漂在水面上的塑料玩具,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战胜恐惧。
9~24个月
这一阶段孩子的母亲多数已重返工作岗位,孩子第一次分离焦虑开始出现,如果这一阶段还伴随着断乳、分床等,孩子害怕母亲突然“消失了”的情绪会更严重。不跟孩子打招呼就离开,这种做法表面上是降低了分离的难度,事实上会使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感无以排遣。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母亲离开时要正式与孩子告别,并在承诺的时间内归来。慢慢地,孩子对分离的害怕程度,就会降低。
2~6岁
随着孩子体力、智力和生活经验的不断发展,孩子恐惧的事物变得越来越丰富,恐惧体验也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可能会出现比“感受性恐惧”更高层次的“预想性恐惧”,比如孩子从未打过吊针,却对“护士打针”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以至于有些孩子一进医院,一看到白大褂就哭。
一般来说,对生病、死亡、独处、黑暗及想像中的怪兽的恐惧,在4岁达到顶峰,而到了6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地克服恐惧,与孩子从父母身边得到的安全感密切相关,父母对孩子所恐惧的事物的合理解释,父母的谅解、聆听非常重要。
相关推荐: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