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面对小学生活
时间:2013-10-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436次
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学习、生活还是社会交往,都有质的变化,孩子能适应吗?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都选择把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希望通过提前适应小学的教育来“抢跑”。
然而,不少孩子在成功抢跑一个学期后,成绩却慢慢滑落,甚至开始厌学。教育专家表示,“幼小衔接”可以给孩子适应小学助力,但关键是能力衔接,一味知识衔接只会适得其反。
幼教专家阮琴认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幼儿园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
但真正的衔接决不是学前教育“小学化”,不是要教授多少具体知识,而是要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这才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幼小衔接应注意5个习惯的培养
(1)提前预习的习惯。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3)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4)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5)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帮助孩子度过“困难期”
孩子即将进入陌生的学习环境,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和与人交往,家长要助孩子一臂之力,照顾好孩子,保证充足营养;帮助孩子解决小学中的困难,进行正确启发、诱导;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学习与玩的关系,对待与同伴交往中的矛盾。学会商量,懂得谦让。如果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应主动向小学教师请教。
此外,家长还要加强幼儿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的培养,鼓励幼儿大胆与人交往。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如,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等。还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习用品。原则是有利于学习,使用方便,不影响生长发育,如,双肩背式书包、HB铅笔、橡皮、卷笔刀、直尺、带磁铁盖的塑料文具盒。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master@i-bei.com